研究显示宇宙或不应存在:形成后即崩塌
据国外媒体报道,宇宙不应该存在。至少根据一项最新研究结果是这样。对大爆炸之后的情景进行的模拟研究显示,宇宙应当在其形成之后的几微秒内就会崩溃,而不应该继续存在。
伦敦帝国学院物理学博士,这项研究的第一作者罗伯特·霍根(Robert Hogan)表示:“在宇宙极早期,我们认为发生了一次暴涨过程,这是大爆炸之后宇宙经历的一次极速膨胀过程。”他说:“这一过程引发强烈震荡,而如果这种震荡过了头,那么我们就会进入一个新的能量空间,而这将导致宇宙的崩塌。”
物理学家们通过一个最新模型得到这一结论,这一模型可以解释新近才被确认的希格斯-玻色子的一些性质。这种粒子被认为可以用来解释为何物质具有质量。在宇宙诞生时留下的微弱引力波同样支持这一观点。很显然,在这其中肯定还遗漏了什么东西。
霍根表示:“我们在这里讨论这个问题。这就意味着我们必须将我们的理论延伸出去,解释为什么这没有发生。”宇宙大爆炸之后发生了什么?
其中一种可能的解释是:在经历早期的爆炸阶段之后,宇宙经历了一次迅疾的膨胀过程,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暴涨。这一过程扭曲并挤压时空,从而在时空中造成涟漪,也就是引力波,它会让穿越宇宙的辐射发生偏振。
尽管这些事件发生在138亿年前,但设在南极的一台望远镜——即所谓“宇宙星系间偏振背景成像”(BICEP)近期却仍然在宇宙微波背景辐射信号中探测到微弱的偏振信号,尤其是:他们所探测到的还是极具特征性的偏振模式,即所谓B模(B-mode pattern)。
引力并非在早期宇宙起作用的唯一力。另外还有一个无处不在的能量场,即所谓“希格斯场”,它弥漫整个宇宙并赋予其中的粒子以质量。科学家们在2012年最早发现了这个场的踪迹,当时他们找到了希格斯玻色子并确定了它的质量。
有了对宇宙暴涨性质以及希格斯玻色子性质的更深理解之后,霍根与他的同事马尔科姆·法尔巴恩(Malcolm Fairbairn)尝试重现大爆炸之后经历暴涨过程时的情形。
他们研究的结果对于——所有东西来说,都是坏消息——新生的宇宙应当曾经在能量场中经历过剧烈的震荡,也就是所谓“量子涨落”。这种震荡反过来可能会扰乱希格斯场,将整个体系降低到一个低得多的能量态上,最终导致整个宇宙的崩塌成为不可避免的结果。

- 宇宙或许不该存在?大爆炸后即崩塌 2014-09-29
- 模型研究显示宇宙或许就不应该存在 2014-09-29
- 人类自我毁灭 “费米悖论”暗示可怕信号 2014-09-29
- 宇宙发现奇特白矮星:全部由钻石构成 2014-09-29
- 科学家观测到月球上一次惊艳大爆炸 2014-09-29
- 波音公司移动激光武器令无人机胆寒 2014-09-29
- 科学界的奇葩:令人无语的科学研究 2014-09-29
- 美国男子获百种蛇毒免疫力 含致命蛇 2014-09-29
- 世界上最强的暗物质侦测器发表了成果! 2017-05-26
- 外星人入侵莫要慌 好莱坞版地球防御指南支高招 2014-09-29
- 科学家研发最黑材料 吸收所有可见光 2014-09-29
- 英大学生设计最快自行车 时速145公里 2014-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