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在激光受控核聚变领域取得新突破
据国内媒体报道,美国研究人员在受控核聚变的实验中取得一项关键进展,首次在核聚变实验“点火”时实现了能量“盈余”。
人类已经实现了不受控制的核聚变,如氢弹的爆炸。但是要想让这种核聚变能量被有效利用,即实现受控核聚变(俗称“人造太阳”),条件却非常苛刻。
引发核聚变反应首先要向核燃料中输入能量,即“点火”,只有让核聚变产生的能量超出“点火”所消耗的能量,才能将其作为有效的能量来源。太阳中心温度高达1500万摄氏度,还有巨大的压力,而在地球上无法获得那么大的压力,要想“点火”,只有通过大幅度提高温度来弥补。
受控激光核聚变装置中的“氘-氚靶丸”和盛放靶丸的镀金辐射腔
美国利弗莫尔劳伦斯国家实验所的研究人员报告说,他们在实验中先将极少量的氢同位素核燃料均匀地裹在一个直径2毫米的球状颗粒上,核燃料的厚度仅相当于一根头发丝,然后将小球装入一个微型“胶囊”。研究人员利用激光将“胶囊”迅速加热到比太阳还高的温度,使其内部发生剧烈爆炸,最终释放出的能量超出了整个实验所投入的能量,首次在完成“点火”时实现了能量“盈余”。
研究人员介绍说,此前的实验中发生内爆后球状颗粒通常会变形,降低了能量持续产生的效率,而他们取得这一新进展的关键在于更加精准地控制了核燃料在球状颗粒表层的铺设,使核聚变中产生的氦原子核可将能量再次转移至核燃料中,引发进一步的核聚变反应,从而产生更多能量。
不过研究人员也指出,实验中所取得的能量“盈余”十分有限,要让核聚变反应持续发生,这一“盈余”必须达到实验所投入能量的百倍以上,因此受控核聚变真正为人类所用,仍是一个“十分遥远的希望”。
诺瓦聚变激光器它是世界上最大的激光核聚变装置。
1992年7月,克林顿总统宣布美国延期暂停核试验,同时责成能源部探索在不进行地下核试验的情况下确保美国核弹头先进、可靠和保密的其他途径。1994财政年度,国防管理法规要求能源部提交一项有关美国核武器核心知识和技术资料安全管理的计划。
1994年11月,被称为“国家点火设施”的激光核聚变计划正式签发,同时得到能源部“惯性约束核聚变”顾问委员会的赞同。
国家点火设施采用192束351纳米波长的激光。诺瓦聚变激光器的诞生地——劳伦斯国家实验室是国家点火设施最合适的选址。1997年春开始建造,总预算为10.74亿美元。到目前为止,它是世界上最大的激光核聚变装置。

- 美国家底遭泄:八大先进军用科技曝光 2014-09-29
- 现代科技让你成为美国队长和绿巨人 2014-09-29
- 模型研究显示宇宙或许就不应该存在 2014-09-29
- 奇葩:陌生人扇耳光惨叫中变亲密 2014-09-29
- NASA测试飞碟 为未来载人登陆火星铺路 2014-09-29
- 波音公司移动激光武器令无人机胆寒 2014-09-29
- 科学界的奇葩:令人无语的科学研究 2014-09-29
- 世界上最强的暗物质侦测器发表了成果! 2017-05-26
- 科学家研发最黑材料 吸收所有可见光 2014-09-29
- 英大学生设计最快自行车 时速145公里 2014-09-29
- 美国男子获百种蛇毒免疫力 含致命蛇 2014-09-29
- 外星人入侵莫要慌 好莱坞版地球防御指南支高招 2014-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