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机器人的发展之不断超越的人工智能(2)
生物电子体是生物细胞与电脑微芯片有效协作的共存体,可以实现部分或全部生物的智能。研制电子生物体主要有“植入法”和“提取法”两种方式:“植入法”就是把模拟生物体的电脑微芯片植入生物体,并与生物体形成协作共存体;“提取法”就是从生物体中提取出细胞组织与模拟生物体的微芯片结合为协作共存体。
研究生物电子体的目的,就是希望制备出一种协作共存体,从而对生物体进行有效控制,使其为人类服务。譬如当年美国“9·11”恐怖袭击后,美国政府紧急安排了10种机器人进行城市搜索和救援工作,但其中有6种机器人由于体积太大而不能运送到现场开展工作。试想一下,我们如果利用生物电子体有效控制爬行动物的行为,使其为人类服务,这可能比研究救援机器人花费的时间和资源更少一些。

未来人工智能机器人资料图
在生物电子体领域,各国已相继开展了诸多研究。利用相对简单的“植入法”,日本东京大学率先研究了一种蟑螂控制技术,他们把蟑螂头上的触须和翅膀切除,插入电极、微处理器和红外传感器,通过遥控信号产生电刺激,使蟑螂能够沿着特定方向行进。美国纽约州立大学通过向老鼠体内植入微控制器,也成功实现了对老鼠的转弯、前进、爬树和跳跃等动作的人工制导。

未来人工智能机器人资料图
我国在电子生物体的研究上也有突破性进展,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就研究了一种壁虎的人工控制技术,即把微电极植入壁虎体内,通过电刺激模拟神经控制其运动。而通过“提取法”制得的生物电子体就更复杂些,比较有代表性的是英国科学家推出的一个由老鼠的脑组织控制的机器人,名为“戈登”。在该项研究中,科研人员先从老鼠身上分离出神经细胞,放置在酶溶液中,让这些神经细胞彼此分离,然后再将这些神经细胞置于营养丰富的培养基中。

- 专家欲研发机器人牧羊犬 狗狗要失业 2014-09-29
- 日研制两足奔跑机器人:可完成后空翻 2014-09-29
- 盘点近期最佳科技新闻:变形机器人 2014-09-29
- 人工智能技术将操控美军未来战斗机 2014-09-29
- 谷歌研制量子芯片人工智能更接近人类 2014-09-29
- 波音公司移动激光武器令无人机胆寒 2014-09-29
- 科学界的奇葩:令人无语的科学研究 2014-09-29
- 世界上最强的暗物质侦测器发表了成果! 2017-05-26
- 外星人入侵莫要慌 好莱坞版地球防御指南支高招 2014-09-29
- 美国男子获百种蛇毒免疫力 含致命蛇 2014-09-29
- 科学家研发最黑材料 吸收所有可见光 2014-09-29
- 英大学生设计最快自行车 时速145公里 2014-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