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芳珪与抗战初期的“四大名团”之一罗芳珪团
抗日战争初期,中国军队在对日作战中先后涌现出“四大名团”。这就是1937年7月在卢沟桥英勇抗击日本军队的吉星文团,8月抢防南口的罗芳珪团,10月中旬在忻口会战中夜袭阳明堡敌机场的陈锡联团,10月下旬在上海孤军八百壮士苦守四行仓库的谢晋元团。当时,《大公报》记者范长江在他采写的《血战居庸关,抢防南口》的战地通讯中,赞扬了罗芳珪团官兵英勇顽强的战斗精神,罗芳珪的名字由此广为人知。不久,罗芳珪参加了著名的台儿庄会战,并在此役中英勇捐躯。
余生有幸握兵符,敌忾同仇把寇诛
罗芳珪,字建唐,1907年12月20日出生于湖南省衡山县晓霞峰南麓的沱字区百叶冲的一家书香门第,兄妹7人。他4岁从塾师罗柏山读古籍,6岁进庵子山回龙精舍,13岁考入长沙岳云中学。罗芳珪天资聪颖,少年英俊,爱好体育运动,从小就常与哥哥们一起骑马舞剑,练就了一身好武艺和一副强健的体魄。他崇拜民族英雄岳飞、文天祥,常朗读文天祥的《正气歌》。

罗芳珪与抗战初期的“四大名团”之一罗芳珪团
在中学时代,他亲眼目睹了帝国主义对中国的无耻掠夺;北洋军阀的腐败卖国,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的灾难,产生了强烈的忧国忧民之情。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更给了他以深刻的教育和影响。之后,每当“五四”爱国运动纪念日,罗芳珪总是和同学们一起上街演讲,到处散发传单,宣传爱国、救国,怒斥北洋军阀的卖国、帝国主义的侵略罪行,立下弃笔从戎、反抗外来侵略、为民报国的志向。

罗芳珪与抗战初期的“四大名团”之一罗芳珪团
1925年,罗芳珪高中毕业,他和当时许多的热血青年一样,向往着革命,有机会施展才华,报效祖国。在岳云中学中共党支部和堂兄罗芳中的影响下,罗芳珪背井离乡,远离亲人和舒适的生活,从上海取海运前往广州,考入黄埔军校第四期,被分配在步兵科一团七连学习,连长是陈赓,1926年冬,19岁的罗芳珪从黄埔军校毕业,怀着极大的热情参加了北伐战争。历任排长、连长、营长,1934年晋升为第十三军五二九团团长。

- 郁达夫作品,抗战中郁达夫如何应对敌方的“问候” 2016-02-24
- 抗战宣传画的“反战”作用 2016-03-01
- 你绝对没听过的中国被封杀的惊天秘密! 2016-10-20
- 全球有很多科学家坚信我们在将来能发现外星人 2016-08-12
- 上官婉儿和武则天是什么关系:下属或是情人? 2016-10-08
- 食人花难道说真的可以吃人? 它们都在哪个国家? 2017-07-11
- 风声鹤唳的主人公是谁:详细资料解读 2016-11-09
- 人类史上这10大未解之谜终于被解开了 玛雅文明消失是因为食物缺 2017-07-06
- 大揭秘:一个未来人穿越到现在携带的报纸 2015-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