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视野号探秘冥王星真容,冥王星为什么被除名(2)
导读
那么,这颗矮行星的庐山真面目究竟是怎样的呢? 指向太阳系历史的线索 从新视野号发回的照片可看出,冥王星上有一片暗色且遍布撞击坑的古老区域,叫做克苏鲁区。此处的撞击坑无比巨大,其中最著名的是埃利奥特撞击...
文章:新视野号探秘冥王星真容,冥王星为什么被除名(2) 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如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
那么,这颗矮行星的庐山真面目究竟是怎样的呢?
指向太阳系历史的线索
从新视野号发回的照片可看出,冥王星上有一片暗色且遍布撞击坑的古老区域,叫做克苏鲁区。此处的撞击坑无比巨大,其中最著名的是埃利奥特撞击坑,它的直径长达85千米。
这是一种奇怪的场景。在科学家的天文假设中,太阳系边缘的星球上不会出现很多大型陨石坑。
此事还要从冥王星的家乡和行星起源说起,其中还有一个重要的角色——微行星。
冥王星位于柯伊伯带,柯伊伯带中还有许许多多的小天体,也就是微行星。之前,天文学家认为微行星的形成过程应该是这样的:宇宙中微小尘埃颗粒经由不断的碰撞和黏合,形成越来越大的个体。这一过程会形成一些直径为几千米,少数直径为几百千米的微行星。这些微行星会不时撞击冥王星,在其表面上留下密密麻麻、大小不一的撞击坑。天文学家觉得,由于多数微行星直径不大,所以大多数撞击坑应该是小型的。

冥王星资料图
但新视野号传回的图像却完全是一幅新颖的画面——冥王星上古老的克苏鲁区的撞击坑巨大无比,并且很少出现小型撞击坑。根据这一点,一些天文学家开始怀疑之前的行星形成假说,同时猜测行星的形成或许是另一种方式——“砾石吸积”模型。该模型认为,一部分成群结队的小岩石像是约定好了一样,突然塌缩,几乎瞬间就合并成更大级别的微行星。

探测器拍摄下来的冥王星
这似乎就能解释为什么克苏鲁区拥有那么多大型撞击坑了。一些天文学家还认为“砾石吸积”模型不只创造像冥王星那样小小的冰雪星球,也可能是气态巨行星和地球等温暖岩石行星形成的“关键技术”。

关注 UFO发现网,权威探索揭秘,期待你的关注!
扫描二维码 或 搜索微信公众号“ufofxwqw”即可关注我们!
UFO、宇宙奇闻等 让你每天都能了解到全球各地的未解之谜!
↓【往下看,下一页更精彩】↓
相关阅读
- 再见冥王星,冥王星表面可能存在“冰火山” 2016-01-13
- 探秘鄱阳湖“百慕大”惊现失踪船 2017-05-18
- 史前人类“大西国人”还活在百慕大海底? 探秘百慕大之谜 2017-06-19
- 人类起源探秘 人类是因为恐龙的灭绝才崛起的吗? 2017-08-03
- 全球有很多科学家坚信我们在将来能发现外星人 2016-08-12
- 你绝对没听过的中国被封杀的惊天秘密! 2016-10-20
热点资讯
- 风声鹤唳的主人公是谁:详细资料解读 2016-11-09
- 人类史上这10大未解之谜终于被解开了 玛雅文明消失是因为食物缺 2017-07-06
- 食人花难道说真的可以吃人? 它们都在哪个国家? 2017-07-11
- 大揭秘:一个未来人穿越到现在携带的报纸 2015-01-07
- 上官婉儿和武则天是什么关系:下属或是情人? 2016-10-08
标签
首页推荐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