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天发现!火星第三大火山曾为宜居地(2)

2014-09-28 22:35 责编: 来源: 浏览 参与 评论
导读 冰川理论也于近期推动另一种火星气候模型理论的发展。该模型认为,在火星自转轴不断翘起期间,现在发现于两极的冰可能曾经向赤道方向移动。这一变化可能导致火星中纬度的大型山脉,如艾斯克雷尔斯山、帕弗尼斯山和...
文章:惊天发现!火星第三大火山曾为宜居地(2) 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如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

  冰川理论也于近期推动另一种火星气候模型理论的发展。该模型认为,在火星自转轴不断翘起期间,现在发现于两极的冰可能曾经向赤道方向移动。这一变化可能导致火星中纬度的大型山脉,如艾斯克雷尔斯山、帕弗尼斯山和阿尔西亚山等地,在大约2.1亿年前成为冰川形成的主要地区。

  斯坎伦与海德、马钱特以及英国兰喀斯特环境中心科学家莱昂内尔-威尔逊等人加强合作,在冰川存在的区域寻找炽热的火山熔岩曾经流过的证据,她取得了重大发现。通过对美国宇航局火星勘测轨道器数据的分析,斯坎伦在该地区发现了枕状熔岩地形,该地形与地球上海底熔岩喷发所形成的地形很相似。

斯坎伦在该地区发现了枕状熔岩地形与地球上海底熔岩喷发所形成的地形很相似

  她还发现了各种类型的垄脊和土墩,这些地形在地球上都是由炽热的熔岩流被冰川冰压迫而形成的。冰盾的压力束缚着熔岩流的流动,冰川的冰融水将炽热的熔岩流冷却,形成火山玻璃碎片,因此形成了拥有陡峭侧面和平缓顶部的各种垄脊和土墩。

  根据这些地形覆盖面积的大小,斯坎伦估算了究竟有多少熔岩与冰川结合;再根据热力学的基本原理,她能够推算出熔岩究竟形成了多少冰融水。她发现,有两处沉积点分别形成了湖泊,每个湖泊蓄水量大约为40立方千米。此外,还有一处所形成的湖泊,蓄水量大约为20立方千米。

火星上可能存在着这样的生命宜居环境

  科学家们认为,即使在恶劣的火星环境中,如此大量的液态水覆盖于冰层之下,应该也可以稳定存在相当长一段时间。斯坎伦推算结果表明,这些湖泊可能存在了数百或数千年。对于微生物等生命形式来说,这么长时间已足够在湖泊中生存和繁衍。

  根据这项研究,在相对较近的过去,火星上可能存在着这样的生命宜居环境。海德指出,还有一种可能,那就是这些冰川冰至今仍然存在。“残余陨石坑和垄脊强有力地表明,一些冰川冰仍然埋藏于岩石和土壤之下。从科学角度看,这非常有趣,因为数亿年前的火星大气记录极有可能保存于这些小小的泡泡内。”

微信二维码
关注 UFO发现网,权威探索揭秘,期待你的关注!
扫描二维码 或 搜索微信公众号“ufofxwqw”即可关注我们!
UFO、宇宙奇闻等 让你每天都能了解到全球各地的未解之谜!
↓【往下看,下一页更精彩】↓
相关阅读
热点资讯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免责申明
Copyright © 2014-2018 ufofxw.com. UFO发现网 版权所有.
浙ICP备1800885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