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火星探测器即将发射,中国将要登陆火星
两会期间,卫星专家叶培建委员透露,中国准备在2020年发射火星探测器,次年登陆火星。人类登陆火星后,会如何将其改造成“蓝色行星”呢 ?下面,来看被誉为“嫦娥之父”的中国月球探测工程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院士带来的解读。
人类通过几个世纪的卓越努力,要将这颗贫瘠的行星改造成一个拥有蔚蓝色天空、绿色平原、蓝色湖泊和生态环境友好的新世界,“地球-火星”将成为人类社会持续发展的姐妹共同体。
火星与地球同属太阳系的类地行星,它是地球的近邻。火星距地球最短距离为5500万千米,质量接近于地球的11%,半径约为地球的1/2,重力相当于地球的1/3,火星的太阳常数是地球太阳常数(日地平均距离上,大气顶界垂直于太阳光线的单位面积每秒接受的太阳辐射)的43%。
火星的自转周期约为24.66小时,与地球的24小时相近。火星的绕日公转周期为687天(地球为365天),一个火星年相当于1.89个地球年。由于火星的自转轴倾角为25.2°,与地球的23.5°类似,因而火星和地球在一年之中,都会有春、夏、秋、冬的季节变化。
远古时期的火星,曾是一个气候湿润、生态环境较适宜生命繁衍的世界,大气层也比现在稠密,表面曾出现过辽阔的海洋、星罗棋布的湖泊、涓涓流水的河流和洪水泛滥形成的冲积扇。各种理论研究表明,当时火星表面的水体总量,平均可覆盖火星表面深达100米。然而,火星表面的水体有相当一部分通过大气、电离层被太阳风吹走而丢失;另一部分,则可能以冻土和地下冰层的形式被保存了下来。

中国火星探测器即将发射,中国将要登陆火星
现在,火星表面几乎没有液态水的活动,人们只能看到它们的“遗迹”——在火星的北半球,裸露着干涸的海洋盆地、湖水蒸发后留下的各种盐类矿物的小洼地和一些已经干涸殆尽的古河床。

中国火星探测器即将发射,中国将要登陆火星
如今的火星仅保留了一个稀薄的大气层,其中的大气成分组成以二氧化碳为主,占95.3%,其他微量气体有氮、氩、氧、一氧化碳和痕量水蒸气、甲烷等,火星的大气压是地球的0.6%~1%。这里的冬季最低温能达到-125℃,夏季最高温度仅为22℃,平均气温是-63℃。火星表面的风速极大,易诱发区域性或全局性的尘暴,相对于地球来说,这里可谓是“寒冷”“干燥”“贫瘠”“荒芜”的代名词。

- 星际移民将来临:人类欲永久定居火星 2014-09-28
- 太空探测器一路狂奔 冲刺飞往冥王星 2014-09-28
- 探测器11月登陆彗星:五处着陆候选点 2014-09-28
- 太疯狂!向火星发射“导弹”寻找生命 2014-09-28
- 是否有生物在火星上留下一块“股骨” 2014-09-28
- 5月24日将迎全新流星雨:每小时200颗 2014-09-28
- 惊人!美国好奇号拍到UFO降落火星 2014-09-28
- 惊人!黑洞是如何长成10亿个太阳质量 2014-09-28
- NASA在月球发现三眼女尸 月球之上到底还可能存在哪些秘密? 2017-06-10
- 探测器着陆地点被公布 位于彗星头部 2014-09-28
- 模拟超大质量黑洞吸积盘 2017-02-12
- 太阳系外部边缘可能存在着第九颗行星! 冥王星的替代者要出现了? 2017-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