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黑洞里面是什么?让斯蒂芬·霍金扬名世界的发现(4)
此时,霍金的病情已经很严重了,即使拄着拐杖行走,对他也是一件极为困难的事。1970年年末的一个晚上,当霍金费力地爬上床的时候,他突然对黑洞有了新的领悟。当时他并不知道,他的这一领悟将激发有关黑洞的一系列发现。
霍金意识到,黑洞只可能增大,永远不会变小。
这似乎是显而易见的。因为,如果靠黑洞太近的话,任何物质都无法逃离,黑洞永远只会吞噬更多物质,从而使自身获得更大的质量。
一个黑洞的质量决定了其大小,而其大小是以视界半径来计量的。视界是一个临界点,越过该临界点的任何物质都无法逃离。而且,这一边界还将不断地向外扩张,就像一个正在充气的气球一样。
但是,霍金走得更远。他说,黑洞永远也不可能被分割成更小的个体,哪怕两个黑洞相撞时也一样。
而后,霍金做出另一个大胆的预测。他声称,视界永远扩张的表面区域类似于另外一种物理常量,根据物理学,这个物理常量只能增加。
这一物理常量即为熵,它是用来度量一个系统的无序程度的。在一个晶体中,有规律地排列在一起的原子,其熵值是比较低的;而在气体中,到处随机漂移的原子具有较高的熵值。

神秘的黑洞理论: 黑洞 居然也会死亡
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宇宙的总熵只可能增加,永远不会减少。换句话说,随着宇宙年龄的增长,宇宙也将不可避免地变得更加无序。霍金发现,自然界的这两条定律——黑洞表面的增长以及宇宙总熵值的增长——是如此相似。

30亿光年外发现最大星系核 源于超级黑洞合并
霍金发现黑洞会辐射能量
1970年年底,当霍金宣布他的研究成果时,一位名叫雅各布·贝肯斯坦的年轻物理学家做出了一个更为大胆的猜想:如果这两者之间不仅仅是相似,结果又会怎样呢?贝肯斯坦认为,可以把黑洞视界的表面作为黑洞熵值的一个度量手段。

- 重子对撞机:可毁灭地球的微型黑洞 2014-09-28
- 远古宇宙第一代恒星痕迹大太阳数百倍 2014-09-28
- 怪异宇宙现象 恒星周围原行星盘结构 2014-09-28
- 超大质量黑洞增长速度的克星:吸积盘 2014-09-28
- 载满垃圾的宇宙飞船穿越大气层时焚毁 2014-09-28
- 惊人!美国好奇号拍到UFO降落火星 2014-09-28
- 5月24日将迎全新流星雨:每小时200颗 2014-09-28
- NASA在月球发现三眼女尸 月球之上到底还可能存在哪些秘密? 2017-06-10
- 太阳系外部边缘可能存在着第九颗行星! 冥王星的替代者要出现了? 2017-06-24
- 探测器着陆地点被公布 位于彗星头部 2014-09-28
- 惊人!黑洞是如何长成10亿个太阳质量 2014-09-28
- 模拟超大质量黑洞吸积盘 2017-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