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空间站计划曝光:多接口的“变形金刚”(4)
受控生态式再生生保技术,指按照生态学原理建立起来的人工密闭生态系统。它能利用高等植物等生物部件生产食物、氧气和水等生命必需物资,从而实现系统内物质的完全闭合循环和生保物资的持续再生。
人们依靠这套系统,才能进行长期空间飞行和地外星球探测飞行。在“天宫二号“上进行物理化学式再生环控生保技术实验的同时,还要进行从种子到植物全生育发展过程的受控生态式再生生保技术实验。目前,我国正计划种植水稻、拟南芥两种植物,以考察其在长日照和短日照条件下的不同生长情况,既为以后的实验积累经验,又为未来航天员长期驻留做准备。这无疑是”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的一大亮点。
中国空间站的特色所在
由此可见,“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的发射、运行和应用,将为实施载人航天工程第三步的任务积累经验。只有全都掌握了这些技术,我们才能按计划在2020年前后建成空间站,并向空间站运送人员和补充物资,航天员才能在空间站开展多种科学实验,并在必要时出舱完成维修等任务,解决有较大规模的、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

中国未来的空间站
我国计划在2020年前后建成的空间站轨道高度为400~450千米、倾角为42~43度,设计寿命为10年以上,可长期驻留3人,以进行较大规模的空间应用。它是一座质量超过90吨的轨道建筑,至少包括1个核心舱、2个科学实验舱。
每个舱都在20吨级以上,整体呈T字型,或呈现“两室一厅”的结构。核心舱的5个对接口可以对接1艘货运飞船、2艘载人飞船,最后留2个对接口备用。另有一个出舱口即空间站上设装的气闸舱,用于航天员出舱进行太空行走。

现在的国际空间站资料图
此外,中国空间站还配置了两类机械臂,长度累计为15米,可辅助航天员进行对接、补给、出舱和科学实验。无论是舱段转位、大设备的移动,还是航天员自身的移动,都可以通过机械臂来完成。航天员通过人机配合,可以在站内进行空间站的建造与维修。

- 20万人报名争当登陆火星:6%来自中国 2014-09-28
- 中国用长征火箭成功发射遥感卫星21号 2014-09-28
- 兴奋!中国空间站有望2022年前后建成 2014-09-28
- 美宇航局公布商业乘员计划研制飞船 2014-09-28
- 轰动!中国首款自研海洋高速无人船 2014-09-28
- 惊人!美国好奇号拍到UFO降落火星 2014-09-28
- 5月24日将迎全新流星雨:每小时200颗 2014-09-28
- 探测器着陆地点被公布 位于彗星头部 2014-09-28
- 惊人!黑洞是如何长成10亿个太阳质量 2014-09-28
- 太阳系外部边缘可能存在着第九颗行星! 冥王星的替代者要出现了? 2017-06-24
- NASA在月球发现三眼女尸 月球之上到底还可能存在哪些秘密? 2017-06-10
- 模拟超大质量黑洞吸积盘 2017-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