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导航地球和未来(5)
导读
通常发射卫星一般都是由多级火箭将卫星送至200多千米的转移轨道。之后,卫星利用自身携带的动力慢慢变轨,轨道越变越大,从椭圆形轨道变轨为圆形轨道,直到进入正轨。但这种发射方法的缺点是不仅浪费时间,而且还容...
文章: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导航地球和未来(5) 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如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
通常发射卫星一般都是由多级火箭将卫星送至200多千米的转移轨道。之后,卫星利用自身携带的动力慢慢变轨,轨道越变越大,从椭圆形轨道变轨为圆形轨道,直到进入正轨。但这种发射方法的缺点是不仅浪费时间,而且还容易出错,最主要是消耗了卫星上携带的宝贵燃料,降低了卫星的使用寿命。若将卫星直接发射入轨,不仅可以缩短卫星的入轨时间,还可以提高卫星的使用寿命。这种卫星入轨方式通常只能采用以下两种方法:一是使用大火箭,但成本高昂;二是在多级火箭上再附加一级小火箭,直接发射多颗卫星进入轨道,省钱但费事。“太空摆渡车”就属后者的这种类型。
2015年7月25日,第18、19颗“北斗”导航卫星发射升空。该次发射采用了一箭双星的发射方式,这种卫星使用了新一代高精度铷钟,定位、测距和授时等功能更加精确。
2015年9月30日,第20颗“北斗”导航卫星发射升空。这颗卫星首次搭载氢原子钟,随后开展星间链路、新型导航信号体制等试验验证工作,并将适时入网。

北斗导航卫星科普活动
氢原子钟是一种极精密的计时器,每100万年才误差1秒,比铯原子钟精确100~1000倍。中国的氢原子钟已实现了核心部件国产化、轻型化和自主可控。

北斗导航卫星将取代GPS
何谓星间链路呢?在卫星通信技术中,通常有三种通信链路方式,即卫星与地球的星地链路,卫星与卫星的星间链路,以及卫星与行星际的星际链路。星间链路,就是让卫星与卫星之间互通信号,实现高精准、大容量、极快速的数据传输,大大减少地面飞行控制技术的难度和设备成本。

关注 UFO发现网,权威探索揭秘,期待你的关注!
扫描二维码 或 搜索微信公众号“ufofxwqw”即可关注我们!
UFO、宇宙奇闻等 让你每天都能了解到全球各地的未解之谜!
↓【往下看,下一页更精彩】↓
相关阅读
- 欧洲GPS卫星进入错误轨道:比预期低 2014-09-28
- 20万人报名争当登陆火星:6%来自中国 2014-09-28
- 中国用长征火箭成功发射遥感卫星21号 2014-09-28
- 兴奋!中国空间站有望2022年前后建成 2014-09-28
- 轰动!中国首款自研海洋高速无人船 2014-09-28
- 5月24日将迎全新流星雨:每小时200颗 2014-09-28
- 惊人!美国好奇号拍到UFO降落火星 2014-09-28
热点资讯
- 探测器着陆地点被公布 位于彗星头部 2014-09-28
- 惊人!黑洞是如何长成10亿个太阳质量 2014-09-28
- 太阳系外部边缘可能存在着第九颗行星! 冥王星的替代者要出现了? 2017-06-24
- NASA在月球发现三眼女尸 月球之上到底还可能存在哪些秘密? 2017-06-10
- 模拟超大质量黑洞吸积盘 2017-02-12
标签
首页推荐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