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恒星算命师”算出每一颗恒星的命运, 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导读
新事物在一开始的时候是很难被众人所理解的。所以当科学家苏布拉马尼扬钱德拉塞卡提出异于当时恒星理论的结论时,曾一度受到天体物理界的排挤。 苏布拉马尼扬钱德拉塞卡是一位印度美裔国籍的物理力学家和天文学家。钱德拉之所以受到排挤,就是因为在他19岁的时候计算出...
文章:印度“恒星算命师”算出每一颗恒星的命运, 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如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
新事物在一开始的时候是很难被众人所理解的。所以当科学家苏布拉马尼扬·钱德拉·塞卡提出异于当时恒星理论的结论时,曾一度受到天体物理界的排挤。
苏布拉马尼扬·钱德拉·塞卡是一位印度美裔国籍的物理力学家和天文学家。钱德拉之所以受到排挤,就是因为在他19岁的时候计算出当恒星的质量超过太阳质量的1.44倍时,就会以黑洞或中子心的形式结束它的命运,这就是后来被命名的“钱德拉塞卡极限”理论。但是这个理论在当时是很离经叛道的。
在当时,天体物理学界的科学家普遍认为白矮星是恒星演化过程的最后阶段。钱德拉提出的理论挑战了这个理论的权威。许多科学家都对钱德拉进行强烈的批评,钱德拉也因此受到了排挤,而其中大部分的原因还是由于钱德拉非常崇敬的一位前辈——天体物理学界权威——爱丁顿的反对,尽管他对钱德拉很是欣赏。
钱德拉知道仅凭自己一个人是对抗不了爱丁顿的权威的,所以他选择了退让。他不再发表任何与白矮星相关的文章,带着他的坚持,将兴趣投向了其他领域。这个曾引起天体物理学界哗然的理论,一下子就被尘封在历史角落里了。
直到20年后,他的学生,后来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得主杨振宁和李政道偶然在他的书上发现钱德拉关于白矮星的计算,这个理论才重新出现在世人眼中。后来科学家们也慢慢发现这个理论的正确性。钱德拉塞卡极限理论才得到物理学界的认可。
直到1983年,诺贝尔物理学评委才为钱德拉颁布这个迟到了50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当时的钱德拉两鬓已经斑白了。

关注 UFO发现网,权威探索揭秘,期待你的关注!
扫描二维码 或 搜索微信公众号“ufofxwqw”即可关注我们!
UFO、宇宙奇闻等 让你每天都能了解到全球各地的未解之谜!
↓【往下看,下一页更精彩】↓
相关阅读
- 美最新研制太空花朵可折叠的太阳能板 2014-09-28
- 盘点美国登陆月球揭穿的六种荒诞谣言 2014-09-28
- 太阳粒子风暴或显著改变月球土壤性质 2014-09-28
- 神秘辐射环出现地球附近致反物质异常 2014-09-28
- 重子对撞机:可毁灭地球的微型黑洞 2014-09-28
- 惊人!美国好奇号拍到UFO降落火星 2014-09-28
- 5月24日将迎全新流星雨:每小时200颗 2014-09-28
热点资讯
- NASA在月球发现三眼女尸 月球之上到底还可能存在哪些秘密? 2017-06-10
- 模拟超大质量黑洞吸积盘 2017-02-12
- 惊人!黑洞是如何长成10亿个太阳质量 2014-09-28
- 探测器着陆地点被公布 位于彗星头部 2014-09-28
- 太阳系外部边缘可能存在着第九颗行星! 冥王星的替代者要出现了? 2017-06-24
标签
首页推荐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