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SA新发现十个类地行星 人类真的可以在类地行星里生存吗?
悲观主义认为地球已经快要达到承受极限,很快,地球将不堪重负。其实这并非是杞人忧天,地球已经存在将近50一年,可以说是已经临近中年了。而NASA最新发现的十颗类地行星显然为人类指引了新的方向。那么类地行星真的适合人类居住吗?
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是空气,阳光,水,营养物质及适宜的温度。类地行星之所以取这个名字,想必是与地球有大部分的相似之处,那么,人类真的可以在类地行星里生存吗?
最近,第219颗疑似系外行星被美国NASA发现,在行星的表面有明显的液态水,这意味着这些行星可能适宜人类居住,这也为人类找到除地球以外可居住星球的关键证据。
连这10个行星在内,2009年升空的开普勒望远镜迄今已找到了49颗疑似位处在宜居带的行星,当中30颗已获得核实;而这一数目看来只是银河系的一个小部分。
NASA发现的第十颗类地行星的大小和地球相似,由岩石构成其大致结构,与太阳的距离适中,避免了过冷和过热的极端温度。从该类地行星的大小,结构,与行星和太阳的距离,温度,液态水的存在等各方面表明了生命体的生存是可能的。
2009年开普勒望远镜升空之后,至今为止已经找到了四十九颗相对适于居住的行星,其中的三十颗已经被证实可以居住。被发现的十颗类地行星只是银河系的一小部分,但在寻找适合人类居住的行星的道路上,可以说迈出了一大步.
对于系外行星的发现,科学界发声证明,这些有力的发现为人类居住在除地球以外的其他地方提供了保障,对探索其他行星的生命希望也有了期待。
开普勒科学家马里奥.佩雷斯(Mario Perez)表示,这意味“我们可能不孤单”,因为4年的数据显示了类似地球的行星是多么常见。科学界同意,新发现提升了人们对其他地方存在生命的希望。
什么是类地行星
类地行星是以硅酸盐石作为主要成分的行星。它们跟类木行星有很大的分别,因为那些气体行星主要是由氢、氦和水等组成,而不一定有固体的表面。类地行星的结构大致相同:一个主要是铁的金属中心,外层则被硅酸盐地幔所包围。它们的表面一般都有峡谷、陨石坑、山和火山。
2015年1月6日,美国天文学家发表声明称,理论上讲,确定了3至4颗和地球大小几乎相同,并且处于“适居带”(Goldilocks Zone)的行星,这也就意味着上面有可能有液态水存在。
2017年7月19日美国太空总署(NASA)宣布,再发现219颗疑似系外行星(exoplanet),其中包括10个处于它们行星系内宜居带的类地行星。

- 美最新研制太空花朵可折叠的太阳能板 2014-09-28
- 盘点美国登陆月球揭穿的六种荒诞谣言 2014-09-28
- 太阳粒子风暴或显著改变月球土壤性质 2014-09-28
- 神秘辐射环出现地球附近致反物质异常 2014-09-28
- 重子对撞机:可毁灭地球的微型黑洞 2014-09-28
- 惊人!美国好奇号拍到UFO降落火星 2014-09-28
- 5月24日将迎全新流星雨:每小时200颗 2014-09-28
- 太阳系外部边缘可能存在着第九颗行星! 冥王星的替代者要出现了? 2017-06-24
- NASA在月球发现三眼女尸 月球之上到底还可能存在哪些秘密? 2017-06-10
- 模拟超大质量黑洞吸积盘 2017-02-12
- 探测器着陆地点被公布 位于彗星头部 2014-09-28
- 惊人!黑洞是如何长成10亿个太阳质量 2014-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