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惊!耶稣竟是中国皇帝 死在吉林?(8)
宫玉海说,为适应世俗需要,宗教改革者在对旧的教义做了大幅度修改的同时,并把2900多年前的往事拉到近前,此举为了抓住人们“事情发生的年代越近就越可信”的心理,“新瓶装旧酒”,重新定义、重新解释了古耶稣教即“颛顼之教”的教义。
◎扶余──颛顼之领地和归宿
《山海经》中有三处提到颛顼葬于扶余。《大荒北经》说:“东北海之外,大荒之中,河水之间,附禺之山。帝颛顼、九嫔葬焉。”《海外北经》说:“务隅之山,帝颛顼葬于阳,九嫔葬于阴……”《海内东经》也说:“鲋鱼之山,帝颛顼葬于阳,九嫔葬于阴,四蛇卫之。”
宫玉海认为,上述说法应是比较可信的。他说书中多处提到的“附禺”、“鲋鱼”、“务隅”、“凫余”之山,就在吉林省扶余县境内,其南北皆有松花江(北江为松花江干流,南为第二松花江),北有长春岭,从地形上看就像一条大鱼。
他说,这个地名是从记音和记形两方面而来:因为它在松花江的拐弯处,因此叫“附禺”;它的地形像一条鱼,渔猎氏族把它叫“鲋鱼”;鸟氏家族又把它叫“凫余”。
他介绍说,上古时代实行氏族分工负责制,扶余人原是伏羲氏的一个家族,被派到今黑龙江以北作“冬官”,即是“黑龙氏”(黑龙江就是因此而得名的)。后来,这个家族不愿意在这个寒冷的地方生活,私自违抗帝命,南迁到扶余县境内的松花江以南地区。
为了表示告别冬天,他们过了松花江就把一道山岭命名为“长春岭”,又在其西方修筑了“长春城”居住。由于是“叛逆家族”,后来的扶余人老者仍自称“古之亡(逃亡之意)人也”。这个家族离开后,统治者又把“华渚人”派到了黑龙江流域及北极圈内,即今之赫哲人和爱斯基摩人。
上古时代,伏羲氏定下了培养、选拔接班人的原则“一昭(东方)一穆(西方)”、“一幽(北方)一明(南方)”,即生于东方者必须封于西方,上一代住南则下一代住北,反之亦然。此举当是为了不断加强中央帝国对世界的了解和管理。直到周代,统治者还遵守这个规矩,如昭王生于东,穆王生于西,是典型的“一昭一穆”。

- 全球十大神秘水怪出没地 中国占四处 2014-09-29
- 盘点:有关人类大脑的10大未解之谜 2014-09-29
- 人体未解之谜:砍下的头颅仍有意识? 2014-09-29
- 满清宫廷四大未解之谜:皇帝竟出家 2014-09-29
- 揭雍正陵墓八大惊天之谜:死后的传奇 2014-09-29
- 揭历史上震惊大清朝廷的一段人蛇虐恋 2014-09-29
- 意大利发现神秘麦田怪圈 疑外星人所为 2014-09-29
- 神话中的观世音菩萨究竟是男是女? 2014-09-29
- 马航乘客手机被亲属打通 传出求救声 2014-09-29
- 神秘异域文明:“海底人”是否真的存在 2014-11-01
- 世界上真的有神仙吗? 网友拍到了神仙照片十分模糊却令人震惊 2017-07-26
- 来自地球未知的领域 地狱是否真是存在? 2017-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