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乾隆与他的珍藏的四大无价之宝(3)
三、富春山居图
《富春山居图》为纸本水墨画,宽33厘米,长636.9厘米,是“元四大家”之首、山水画大师黄公望(1269—1354)的精心巨制。从他1347年退隐到富春山时开始画起,至1350年年过八旬之时完成了这幅被后人称为山水画“第一神品”,前后费时超过3年。
明朝成化年间,沈周藏此图时请人在上题字,却被对方之子藏匿而失。当画作重新出现在市上高价出售时,沈周既难于计较又无力购买,只得背临一卷以慰情思。之后它又经樊舜、谈志伊、董其昌、吴正志之手。
清顺治年间,吴氏子弟,宜兴收藏家吴洪裕得之后更是珍爱之极,“国变时”唯独随身带了《富春山居图》和《智永法师千字文真迹》逃难。
这位痴迷的藏家在临终时选择将《富春山居图》陪葬,所幸在已投入火中之际,被其侄抢出,但却在中间烧出几个连珠洞,断为一大一小两段,而且起首一段已烧去。
18世纪30年代,《富春山居图》流入朝鲜裔盐商、着名的收藏家安岐之手,1746年,终于成为了乾隆皇帝的藏品。
《富春山居图》为纸本水墨画,宽33厘米,长636.9厘米。它采用传统的“三远”并用构图法,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富春山初秋时节的迷人景色:峰峦陂陀,秋水长天,林木恬然,沙渚悠远,黄公望把富春山美丽的风光勾勒得令人心醉神迷,真可以说是:一峰一状,一树一态,雄秀苍茫,变化万端。
难怪历代画家都把能目睹此画当作人生一大幸事呢!乾隆皇帝见到后爱不释手,把它珍藏在身边,经常取出来欣赏,并且在6米长卷的留白处赋诗题词,加盖玉玺。
《富春山居图》这件国宝被军阀孙殿英盗出东陵后,颠沛流离,后半部分最终落在台北故宫博物馆。前半部分“剩山图”经历了曲折的传承经历,1956年被浙江博物馆收藏。
1999年,海峡两岸的书画家共同发起了圆合《富春山居图》的活动,他们相聚在风景如画的富春江畔,依照古代摹本,共同挥毫,临摹了长约65厘米、在“焚画殉葬”中被烧毁的那截画卷,并与各自事先临摹好的《富春山居图》前、后卷连接在了一起,分隔在海峡两岸的《富春山居图》终于圆合了。

- 难以置信乾隆竟然是海宁陈家的儿子? 2014-09-28
- 探秘外国人眼中乾隆 与和珅是同性恋 2014-09-28
- 让乾隆皇帝爱恨交加的三个女人是谁? 2014-09-28
- 解密:乾隆为什么被传是陈家的儿子 2014-09-28
- 揭秘:乾隆皇帝心中第一宠妃竟然是她 2014-09-28
- 比男儿更硬气 唐朝这位公主惊艳世人 2014-11-02
- 中国历史上的十大猛将:西楚霸王居首 2014-09-28
- 3500年前青铜器时代女子惊人的现代化生活 2017-06-30
- 二战奇葩女间谍:看看她都干了啥? 2014-09-28
- 曾在中国历史上叱咤风云的十大谋略家 2014-09-29
- 朱元璋死前命三千嫔妃殉葬是真是假? 2014-09-29
- 陆上考古基本完工 将往深海探索! 2017-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