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旗设计者曾联松浪迹天涯路几千(2)
浪迹天涯路几千
曾联松的祖父曾叙卿,是瑞安有名的老中医,医德高尚,对于病家都是“有求必应”的。祖父虽有住房,但到他父辈兄弟四人,他父亲就没房了,先搬到屏心街,后搬到水心街,向亲戚家租用了三间厢房。
父亲曾宇人,在辛亥革命前就学于讲武堂,后到杭州湾海塘水利工程担任测量工作,之后调到南京“导淮委员会”,大概是疏导淮河水利委员会的简称。父亲仍然从事测量工作,靠微薄的薪金养家糊口。
母亲沈炳第出身书香门第,在那“女子无才便是德”的社会里,粗识文字,也只是做个贤妻良母而已。
晚年的曾联松
一九一七年十二月十七日,曾联松出生了,这个属于平民阶层的家庭多了一份喜气。父亲常年在外工作,家中全由母亲独自照顾。母亲望子成龙,家教甚严,把七岁的曾联松送到私塾,不久又送到瑞安县中心小学读书。
这所学校的前身为经学大师孙诒让首创的县学堂,礼堂大楹联为孙诒让所书,以“物竞天择”、“自强不息”等先贤遗训勉励学子。办学开明,既学国文,又习英文。曾联松被推选为学生自治会理事,还进入校军乐队和歌咏班。
聪颖好学的曾联松,考入瑞安县立初级中学。美术老师、画家金作镐先生的美术课,使曾联松对书画产生了浓厚兴趣,并作为自己的业余爱好终身相随。
曾联松晚年深情地回忆说:“我能设计成五星红旗,从小受美术老师金作镐先生的启蒙教育也很重要哩!”
曾联松年轻时就读学校江苏省立南京中学
一九三三年,十七岁的曾联松初中毕业后,带着应用书籍到南京,在父亲身边复习功课。九月,他考入江苏省立南京中学高中部。
及至一九三五年十二月九日,北平爆发了青年学生爱国运动。“一二·九”运动的怒潮波及南京。
“游行去!游行去!”曾联松和同学们一起,参加了浩大的游行示威。几万人拥向中山陵,向孙中山先生“哭灵”,表示誓死反帝抗日的决心。
接着,又去包围“行政院”,万众齐喊,“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反对不抵抗主义!”“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曾联松经过了这次学生运动,产生了更多的爱国思想。一九三六年夏天,曾联松考入中央大学法学院经济系。
他认为如此选择,使自己今后可以多接触社会,了解大众疾苦的症结所在,寻求国弱民穷的病根,以及救治的方法。
在中央大学求学时,除攻读经济学外,他还选修美学,经常去听宗白华教授的美学理论课。这为他以后设计五星红旗,奠定了美学理论基础。

- 比男儿更硬气 唐朝这位公主惊艳世人 2014-11-02
- 中国历史上的十大猛将:西楚霸王居首 2014-09-28
- 3500年前青铜器时代女子惊人的现代化生活 2017-06-30
- 二战奇葩女间谍:看看她都干了啥? 2014-09-28
- 陆上考古基本完工 将往深海探索! 2017-06-06
- 朱元璋死前命三千嫔妃殉葬是真是假? 2014-09-29
- 曾在中国历史上叱咤风云的十大谋略家 2014-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