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海战前李鸿章真的害怕了么?
导读
临战之际和战争之中,李鸿章和光绪皇帝是两个关联密切并可资比较的重要人物。 李鸿章是清方参与决策并在很大程度上掌控军队的实力派要员; 而光绪皇帝,正在亲政期间,是有一定实权的时候,在指...
文章:甲午海战前李鸿章真的害怕了么? 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如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
临战之际和战争之中,李鸿章和光绪皇帝是两个关联密切并可资比较的重要人物。
李鸿章是清方参与决策并在很大程度上掌控军队的实力派要员;
而光绪皇帝,正在“亲政”期间,是有一定“实权”的时候,在指挥战争、掌控全局方面也试图有所作为。
晚清夕阳中的李鸿章
战争正式打响的前夕,面对日方咄咄逼人、战事似已不可避免的形势,光绪皇帝的主战态度是比较坚决的,屡催身膺重寄、统帅淮军和北洋军队的李鸿章积极筹划,应对战事。7月16日,又通过军机处电寄李鸿章这样一道谕旨:
现在倭韩情事已将决裂,如势不可免,朝廷一意主战。李鸿章身膺重寄,熟谙兵事,断不可意存畏葸。著凛遵前旨,将布置进兵一切事宜迅筹复奏。若顾虑不前,徒事延宕,驯致贻误事机,定惟该大臣是问!
中日甲午海战
从这道谕旨的口气,就可以品出光绪皇帝对李鸿章的督责之切和对他战备不力、“徒事延宕”的不满。的确,李鸿章是实在不希望打起仗来。要说,在战前可能的条件下,就清朝方面而言,尽量争取化解矛盾、避免战争是应该的。
为此,李鸿章主张中日双方同时从日本撤军,这自然是合理的。这一点若能落实,自是息事的可取措施。但日本方面并不答应。随后,李鸿章又倾向于清朝单方面从朝鲜撤军,但光绪皇帝明确否定,在给李鸿章的谕旨中说:“彼顿兵不动,我先行撤退,既嫌示弱,且将来进剿,徒劳往返,属殊非计。”
既然光绪皇帝有此指令,清朝单方面撤军的设想也就不能落实。问题是若实行清朝单方面撤军是否可取。有资深的研究者是持肯定态度的,认为:“如果中国在双方撤军谈判失败的情况下,宣布根据朝鲜政府的要求(当时朝鲜有这种要求--引者)而单方面撤军,未始不是切实可行的措施。

关注 UFO发现 ,权威探索揭秘,期待你的关注!
扫描二维码 或 搜索微信公众号 “ufofxwqw” 即可关注我们!
UFO、宇宙奇闻等 让你每天都能了解到全球各地的未解之谜!
↓【往下看,下一页更精彩】↓
相关阅读
- 解密中日甲午海战失败的真正原因 2014-09-28
- 李鸿章家族后人 名副其实的大家望族 2014-09-28
- 比男儿更硬气 唐朝这位公主惊艳世人 2014-11-02
- 中国历史上的十大猛将:西楚霸王居首 2014-09-28
热点资讯
- 3500年前青铜器时代女子惊人的现代化生活 2017-06-30
- 曾在中国历史上叱咤风云的十大谋略家 2014-09-29
- 二战奇葩女间谍:看看她都干了啥? 2014-09-28
- 陆上考古基本完工 将往深海探索! 2017-06-06
- 朱元璋死前命三千嫔妃殉葬是真是假? 2014-09-29
标签
首页推荐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