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垩纪末恐龙大灭绝 70万年后它们依然活着(3)
导读
现在科学家们收集到一些证据,认为森林大火为早期被子植物的传播提供了一臂之力。白垩纪的环境易引起火灾,大气含氧量达25%,能推动较潮湿的植物燃烧;温暖的气候可引起对流性的风暴,雷击诱发火灾;白垩纪的气候呈现...
文章:白垩纪末恐龙大灭绝 70万年后它们依然活着(3) 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如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
现在科学家们收集到一些证据,认为森林大火为早期被子植物的传播提供了一臂之力。白垩纪的环境易引起火灾,大气含氧量达25%,能推动较潮湿的植物燃烧;温暖的气候可引起对流性的风暴,雷击诱发火灾;白垩纪的气候呈现季节性变化,在旱季时,大火极易蔓延。有了这些天时地利,只需要足够的可燃植物就能造成频繁的火灾了。研究者们认为,火灾过后,开放环境中首先占据生长地的便是这些开花植物了,它们生长迅速,能赶在下次火灾前开花结果,因而击败了那些长势缓慢的裸子植物竞争者。
开普敦大学的W.Bond教授说:“被子植物有了大火帮助,能够进入裸子植物占优势的白垩纪森林中,抢占一片光照充足的生活环境。”
蓝亚麻,频繁发生的白垩纪大火使得被子植物迅速传播
研究者们认为,频繁发生的白垩纪大火使得生长迅速的被子植物不断传播,而生长缓慢的裸子植物则不断被燃烧。上世纪70年代,恐龙学家Bakker认为恐龙的取食行为和踩踏无形中也为被子植物提供了生活空间。白垩纪地层中无处不在的木炭让我们相信,森林大火的确加快了被子植物时代的到来。
科学家们还认为,火灾-植物生长-火灾的循环,在其它地质历史时期也诱发了自然环境的演化。例如目前,热带禾本科植物形成了稀树草原,其实在800万年前,稀树草原是一片热带雨林,森林火灾让生长快速的禾本科植物获得了优势,发起了一场新的“绿色革命”。
在地球历史上,大火的作用往往被忽视。研究者们表示,现在应该重估它们对环境的影响了。

关注 UFO发现 ,权威探索揭秘,期待你的关注!
扫描二维码 或 搜索微信公众号 “ufofxwqw” 即可关注我们!
UFO、宇宙奇闻等 让你每天都能了解到全球各地的未解之谜!
↓【往下看,下一页更精彩】↓
相关阅读
- 它还活着么?西伯利亚史前巨型病毒 2014-09-28
- 刘伶是哪个朝代的人,刘伶是谁? 2016-12-12
- 1940年考古学家在山洞中发现神秘木乃伊 它们来自哪里呢? 2017-07-11
- 中国历史上的十大猛将:西楚霸王居首 2014-09-28
- 比男儿更硬气 唐朝这位公主惊艳世人 2014-11-02
热点资讯
- 朱元璋死前命三千嫔妃殉葬是真是假? 2014-09-29
- 曾在中国历史上叱咤风云的十大谋略家 2014-09-29
- 陆上考古基本完工 将往深海探索! 2017-06-06
- 3500年前青铜器时代女子惊人的现代化生活 2017-06-30
- 二战奇葩女间谍:看看她都干了啥? 2014-09-28
标签
首页推荐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