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河流域文明独家大揭秘(2)
导读
然而,当时的楔形文字仅仅用在日常生活管理方面,因此,最初的苏美尔历史我们仍然一无所知。我们仅仅知道,曾经定居两河流域下游的他们开始建造新的居民点,并且将以前的居民点占为己有,取代了早先北方的主人。 在...
文章:两河流域文明独家大揭秘(2) 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如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
然而,当时的楔形文字仅仅用在日常生活管理方面,因此,最初的苏美尔历史我们仍然一无所知。我们仅仅知道,曾经定居两河流域下游的他们开始建造新的居民点,并且将以前的居民点占为己有,取代了早先北方的主人。
在新石器时代,叙利亚草原上游荡着说闪族语的部落(在阿拉伯国家以及埃塞俄比亚和从它脱离出来的厄立特里亚,至今还有人说这种语言)。当草原枯萎时,他们中的一些人就开始往东南方移动,顺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而下,迁居到两河流域。公元前3000年期,两河流域的居民说两种完全不同的语言——苏美尔语和东闪族语,但是用最古老文字书写的只有苏美尔语。
在这段时期.苏美尔人和闪族人接触较多,但是并没有引起大规模的冲突:因为地广人稀,空闲的土地为大家共有。随着居民点的逐渐增多,居民们顺普河流修筑了无数个各自独立的灌溉系统,系统的周围形成了一个个政治联合体。希腊语中将其称为“Hom(行省)”,已具备早期国家的特征。

这段时期,以氏族聚居为主要形式形成了许多居民区。在这些居民区内,群体成员整个这段时期都在修建、清理和维护灌溉渠。如此大规模的、复杂而艰巨的共同劳动,如果没有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权的存在,是不可能实现的。他们面临着这样的选择:要么像过去那样过普饥寒交迫的生活,要么强迫自己去从事高强度的强制性劳动。

两河流域的居民就像《圣经》里的以扫(以撒和利百加所生的长子.为暂时的温饱而出卖名分),舍弃自由来换取温饱。这可不是短时间的事,而是长达几十年甚至几百年。不同的行省都面临着这样或那样的选择,最后就出现了我们平时经常能碰到的局面:有利于群体的倡导,难免遭到固执己见、不愿顺从大众的少数人的强烈反抗。这种局面催生了我们称之为国家的社会体制,处在权力顶端的便是祭司。

关注 UFO发现 ,权威探索揭秘,期待你的关注!
扫描二维码 或 搜索微信公众号 “ufofxwqw” 即可关注我们!
UFO、宇宙奇闻等 让你每天都能了解到全球各地的未解之谜!
↓【往下看,下一页更精彩】↓
相关阅读
- 盘点世界文明史上的十大惊天谎言 2014-09-28
- 全球十件最神秘古物:失落文明的证据 2014-09-28
- 盘点历史上神秘消失的十个古代文明 2014-09-28
- 全球著名的四大海底古城 失落的文明 2014-09-28
- 神木现神秘古遗址 或改中华文明起源 2014-09-28
- 比男儿更硬气 唐朝这位公主惊艳世人 2014-11-02
- 中国历史上的十大猛将:西楚霸王居首 2014-09-28
热点资讯
- 曾在中国历史上叱咤风云的十大谋略家 2014-09-29
- 朱元璋死前命三千嫔妃殉葬是真是假? 2014-09-29
- 陆上考古基本完工 将往深海探索! 2017-06-06
- 二战奇葩女间谍:看看她都干了啥? 2014-09-28
- 3500年前青铜器时代女子惊人的现代化生活 2017-06-30
标签
首页推荐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