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国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3)
根据双方协议,联合营业后,如净利在英金30万镑以内时,开平股东得60%,滦矿股东得40%,超过此盈余之数时,两家公司股东平分,这种不合理的分配,俱因英帝国“态度强悍”,北洋政府“不欲开罪友邦”所致。在滦矿方面,公司为谋划未来发展,又规定每股股息只派发给股东不超过二元四角(每股15元,合年息一分六厘),余下则作为“新事业基金”,准备再投向其他企业。自“联合营业”之后,果然“盈余颇厚”,1912年至1921年的10年中,获利达6809万余元;1922年至1926年的5年,又获利3896万余元,为其他企业所望尘莫及。
1921年,开滦总经理、英国人那森依例假回国,其间曾往比利时各玻璃制造厂参观,发现“弗克玻璃制造法”工艺先进,产品精良,至1919年已有12个国家采用其工艺,办起玻璃制造厂25个,认为可引入中国设厂仿造,从而再开辟一条谋取厚利的渠道。

近代中国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
那森返回中国后,经与滦矿董事周学熙等商议,拟由开滦直接投资设厂,经营玻璃制造。由于当年中国的玻璃生产多是停留在制造玻璃瓶一类简单工艺,平板玻璃市场几乎皆被洋货垄断,我国虽有江苏宿迁、山东博山等地可生产平板玻璃,但工艺落后,质次价高,也有引进外国技术的厂家,但均不成功。周学熙遂亦赞同投资此项目,但主张另组新公司,独立经营。于是,紧锣密鼓地与比国洽商,最终达成引进技术专利、合资建立公司的协议。

近代中国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
1921年12月22日,一份《耀华机器制造玻璃股份有限公司华洋合同》正式签订。规定“专利转让金资本金”339.3万法郎,折合526863银元。公司股本120万银元,每股100元,中、比各6000股。董事会中方4人,比方3人,总董由中方出任,协董为洋人;监察人中方1人,洋人2名。总经理则由洋人出任,协理为华人。还规定总事务所设天津,总工厂设秦皇岛,等等。周学熙并未担任任何职务,而由李伯芝(士伟)等出面,但实际上一些大政方针皆听命于周学熙。滦矿方面的股本投入,全部由其所积累的“新事业基金”拨付,并未由股东另行集资,耀华公司的经营完全由开滦矿务局代为经理。

- 中国古代十大著名小三:西施名利双收 2014-09-28
- 中国古代十大极品职业:灵魂的探险家 2014-09-28
- 差异有多大:西方眼中中国最伟大帝王 2014-09-28
- 灭绝人性!中国古代的妇女殉葬制度 2014-09-28
- 中国历史四大女皇帝:武则天仅排第三 2014-09-28
- 比男儿更硬气 唐朝这位公主惊艳世人 2014-11-02
- 中国历史上的十大猛将:西楚霸王居首 2014-09-28
- 陆上考古基本完工 将往深海探索! 2017-06-06
- 3500年前青铜器时代女子惊人的现代化生活 2017-06-30
- 二战奇葩女间谍:看看她都干了啥? 2014-09-28
- 曾在中国历史上叱咤风云的十大谋略家 2014-09-29
- 朱元璋死前命三千嫔妃殉葬是真是假? 2014-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