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造就造假巅峰
作为经济比较发达的江南地区,欺骗造假之风相当盛行。明朝中期钱塘(今杭州)一个叫田汝成的名人在《西湖游览志余》中,对当时弄虚作假的社会风气有着生动的叙述:“外方人嘲杭州人,则曰‘杭州风’……云:‘杭州风,一把葱,花簇簇,里头空’”;“又其俗喜作伪,以邀利目前,不顾身后,如酒搀灰,鸡塞沙,鹅羊吹气,鱼肉贯水,织作刷油粉。”他所描写的菜市商铺里的无良商家,为了牟利,竟然毫无诚信可言。
与杭州并称为“人间天堂”的苏州,不仅也存在杭州的那些个市井伎俩,而且,“假”造得更加花哨漂亮。当时人叶权在《贤博编》中指出:“今时市中货物奸伪,两京为甚,此外无过苏州。卖花人挑花一担,灿然可爱,无一枝真者;杨梅用大棕刷弹墨染紫黑色;老母鸡毛插长尾,假敦鸡卖之。浒墅货席者,术尤巧。大抵都会往来多客商可欺。”此语描绘出,鲜艳灿烂的假花、染成熟紫色的杨梅,还有乔装打扮的“长毛”假野鸡等等,真是骗你没商量,明朝的“天堂人”造假也造得与人间他处不同。

明清时代资料图
卖酒掺水是当时通行的伎俩,可能是如今造假酒者的祖师爷了。学者吴履震在《五葺志逸》卷二中写到:“云间有嘲淡酒者,作《行香子》词云:……这一瓶约重三斤。君还不信,把秤来秤,有一斤酒,一斤水,一斤瓶。” 这样的酒,喝起来自然淡且无味,然而,在市面上照样行销,不是大家不知道,只是将假就假罢了。

明清时代资料图
市面上还有许多骗术,诸如以黄泥掺红颜料搓成丸子冒充老鼠药,开假药欺骗病人等等,比比皆是。
此外,在文化层面,明朝的假古董也十分猖獗。造假者利用社会财富增多后,人们出于附庸风雅或者财富投资的需要,对书画古董的购买增多而造假,甚至有些当时名家也乐此不疲。明朝文学家沈德符对当时“假古董”现象是这样描述的:“骨董自来多赝,而吴中尤甚,文士皆借以糊口。近日前辈,修洁莫如张伯起,然亦不免向此中生活。至王伯榖,则全以此作计然策矣。”由此可知,当时有些文人为了生计,也“打造”假古董“混生活”。讽刺的是,王伯榖造假古董骗人,自己却也被别人狠骗了一把,他以巨款购买的阎立本的《醉道士图》也是伪作。还有明末名家陈继儒,他所秘藏的颜真卿的《朱巨川告身》也是后人临摹的赝品。这种以假乱真的古董赝品事例举不胜举。

- 揭秘明清宫女命运 真的要老死宫中? 2014-09-28
- 诱惑:中国妓女文化的历史起源与发展 2014-09-28
- 古代十大战争奇迹:扭转中国历史发展 2014-09-28
- 血腥的“床笫之战”:人类婚姻的发展 2014-09-28
- 揭秘:撼动中国历史发展的“一夜情” 2014-09-28
- 比男儿更硬气 唐朝这位公主惊艳世人 2014-11-02
- 中国历史上的十大猛将:西楚霸王居首 2014-09-28
- 陆上考古基本完工 将往深海探索! 2017-06-06
- 二战奇葩女间谍:看看她都干了啥? 2014-09-28
- 3500年前青铜器时代女子惊人的现代化生活 2017-06-30
- 曾在中国历史上叱咤风云的十大谋略家 2014-09-29
- 朱元璋死前命三千嫔妃殉葬是真是假? 2014-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