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打珍珠港死多少人,偷袭珍珠港死了多少人(2)
在军国主义氛围下,“反美”等于“爱国”,有天然的道德合法性,这比逻辑更有号召力。中层军官多支持东条,他们出身寒微,靠个人奋斗爬上来,在升职的天花板前,他们觉得高层是一批投降派文人,应统统下台,好让他们放手大干一场。
明治维新后,陆军军人暗杀、政变被涂上悲壮色彩,因此前赴后继,决策圈人人自危,生怕被愤青误会,无人敢言反战,在东条英机咄咄进逼下,近卫文麿只好拖延,可东条拿出了绝招:设置解决问题的最后时间点。在倒计时声中,近卫文麿干脆撂挑子,辞职了。任命东条英机为首相,其实含有恶意:你也来尝尝近卫文麿的滋味,你还真敢和美国人开战?
把东条英机放到首相位置,他也犯难,他当然明白,跟美国开战是找死,但对当年吹过的牛逼,总要有个交代。麻烦源于“七七事变”,日本陆军以为几个月就能取得对华战争的胜利,没想到深陷其中,造成物质资源、人力资源匮乏,连皇宫的铁栏都被拆掉,送进炼钢炉。
逃避指责的最好办法,是主动出击,陆军产生了激进想法:进攻东南亚。东南亚有橡胶和锡,可以威胁荷属东印度提供石油,同时切断中国物资供给线,逼蒋介石投降。可那里是列强的殖民地,美国不可能坐视。果然,日军刚迈开脚步,美国便下令石油禁运,日本陷入恐慌,储备用油只够一年,只能尽快向美屈服。
其实,美国也有意与日媾和,此时罗斯福已决心对德开战,他不想同时和日本打仗,他愿意让出实利,保留道德制高点。可东条英机更需要面子,以保证他“反美”表演不穿帮,在条约中,他设置了太多复杂措辞,对皮毛问题寸步不让。其实,美国提出过大幅度让步的方案,但日本人没看懂,在最后日子里,日本人也提了让步方案,可美国人也无法看懂。
直到日本军机起飞瞬间,美日仍有达成和平的可能,如果没设置倒计时,日本外交官本可以发挥作用,罗斯福甚至对他们说“朋友之间总有商谈的余地”,但负责最后斡旋的来栖知道,已经没有时间了。同样,如果能在面子上妥协一点,日本将尽收实利,可怎么向爱国派交代呢?又要“里子”又要“面子”,结果全部丢掉。
在冲向战争的进程中,日本有几方面力量可以踩刹车。首先是裕仁天皇,他是反战派,还因此遭遇过暗杀,面对战争动议,他的一连串反问让将军们目瞪口呆,可明治维新以来,从没有天皇否决过内阁意见,他最终选择了退让。

- 日本山口家族居然称是杨贵妃后裔? 2014-09-28
- 日本太无耻:偷运中国男丁去日本配种 2014-09-28
- 变态!古代日本惩罚女性犯人九大酷刑 2014-09-28
- 揭朱元璋屡遭日本羞辱却不敢出兵真相 2014-09-28
- 日本性变态根源:女人如厕遭偷窥性侵 2014-09-28
- 中国历史上的十大猛将:西楚霸王居首 2014-09-28
- 比男儿更硬气 唐朝这位公主惊艳世人 2014-11-02
- 曾在中国历史上叱咤风云的十大谋略家 2014-09-29
- 陆上考古基本完工 将往深海探索! 2017-06-06
- 二战奇葩女间谍:看看她都干了啥? 2014-09-28
- 3500年前青铜器时代女子惊人的现代化生活 2017-06-30
- 朱元璋死前命三千嫔妃殉葬是真是假? 2014-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