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科学家:让动物“屈服”于机器人(4)
得益于小鸡实验的成功,蒙达达甚至开始设想,利用机器人帮助人类控制实验室外的动物行为,例如用机器人牧羊犬或机器人牧牛犬,带领真正的羊群和牛群。“1999年,一个名叫Lofer的机器人牧羊犬将一群鸭子驱赶到了指定的地方,虽然当时设计这个机器人的主要目的是吓唬鸟儿,并不是要它放鸭,也不是要通过它与鸭群建立社会联系。但通过这个机器人牧羊犬,人们可以探查动物的社会行为,了解它们的沟通渠道,学习以更人道、更自然的方式管理畜群,而不是依靠严格的物理禁闭措施。”蒙达达说。
保护鱼类
与制造陆生动物的机器人相比,制造水生动物的机器人显然更有难度。纽约大学理工学院(New York University Polytechnic School of Engineering)的工程师莫里泽奥·波尔菲利(Morizio Porfili)设计制造了一系列鱼类机器人,而他的目标,是以此保护野生海洋生物。“所有这些技术的灵感都来自于大自然,但人们却从来没有将这些技术回馈自然界本身。”

波尔菲利在去年发表的一篇论文中表示,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美国某些地区的居民会有意识地将食蚊鱼引到新的栖息地里,因为它们有吞食孑孓(蚊子幼虫)的习性。不过,食蚊鱼同时也会吃掉两栖动物和鱼类的卵或幼仔,这对当地的两栖动物和鱼类造成了很大的危害。此外,食蚊鱼耐污染、适应力强、繁殖能力高,一旦被引入便会严重影响当地物种的平衡关系。不过,波尔菲利却在食蚊鱼的原产地找到了它们的天敌,一种与斑马鱼相似,表面由蓝色和银色条纹覆盖,头部为黄色的鱼类。他以此为模型,制造了鱼类移动机器人,并将它们投入到食蚊鱼泛滥的水域。结果,这些机器人不仅吓跑了食蚊鱼,还吸引了斑马鱼的到来。波尔菲利认为,未来人们可以在野外放置一些具有类似功能的机器人,将某些具有强大破坏力的入侵物种,从重要的栖息地里驱赶出去。

此外,科学家还在设计开发一款能够引导野生鱼类远离危害的机器人。结合众多的实验数据,波尔菲利发现,当塑料鱼类机器人根据水的流速,以合适的频率“摆尾”时,相同种类的鱼群会紧随其后。“这是因为它们‘获得了一种流体力学上的优势’,意味着可以以更少的能量消耗在水中游动。”由此可见,在鱼群中也存在着优胜劣汰的自然法则,只要机器人能够借助科学的力量,以更高效的方式模仿鱼类游动,那么它就能成为野生鱼群的领导者。这项研究将为野生鱼群提供巨大的帮助,比如带领它们逃离石油泄漏的区域等。

- 动物界中绝对已经得道成仙的“妖精” 2014-10-22
- 火星发现神秘球体:其源自何人之手? 2014-11-10
- 美国防部曝光:消失44年的轰炸机突然重现 2015-02-13
- 美国“死亡三角”多次出现巨型怪兽 2015-02-16
- 世界上最大的动物是什么,揭秘你所不知道的动物之最 2015-08-28
- 全球有很多科学家坚信我们在将来能发现外星人 2016-08-12
- 你绝对没听过的中国被封杀的惊天秘密! 2016-10-20
- 大揭秘:一个未来人穿越到现在携带的报纸 2015-01-07
- 上官婉儿和武则天是什么关系:下属或是情人? 2016-10-08
- 食人花难道说真的可以吃人? 它们都在哪个国家? 2017-07-11
- 人类史上这10大未解之谜终于被解开了 玛雅文明消失是因为食物缺 2017-07-06
- 风声鹤唳的主人公是谁:详细资料解读 2016-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