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太阳恒星会吞噬行星 地球有危险?(2)
这两颗恒星都是类似太阳的G型恒星。其中一颗恒星被两颗海王星大小的行星紧密环绕,而另一个恒星则具有一颗木星大小的行星,后者在一个偏心轨道上运行。它们各自行星系统的差异使得这两颗恒星成为研究系外行星与宿主恒星化学组成成分之间的联系的理想对象。
当天文学家调查这两颗恒星的光谱时,他们发现它们所拥有的耐熔元素量远比太阳的更高。此外,一种特定元素的熔点越高,它存在的量越多,这种趋势是吞噬了类地行星多种岩石物质的特征。
科学家们计算出在这对双星系统里,每一颗恒星必须额外吞噬相当于地球质量10-20倍的岩石物质才能够产生这样的化学特征。拥有木星大小行星的恒星似乎吞噬了相当于地球质量10倍的物质,而拥有两个海王星大小行星的恒星则吞噬了20倍的物质。
研究结果支持了恒星化学组成成分与它的行星系统之间存在联系的观点。“设想一下一颗恒星最初形成了一颗类似地球的多岩石行星。此外,再设想它还形成了类似木星的气体巨星。”麦克说道。
“多岩石行星形成于靠近恒星的温度更高的区域,而气体巨星形成于行星系统外部更寒冷的区域。然而,一旦气体巨星完全形成,它们便开始向内移动,它们的引力开始拖拽内部多岩石行星。在合适的拖拽作用下,多岩石行星将落入恒星里。当足够多的多岩石行星落入恒星时,它们将形成我们能够检测到的特殊的化学特征。”
按照这种理论,双星系统的恒星具有类地行星的可能性并不大。其中一颗恒星的两颗海王星大小行星在相当于地球-太阳距离1/3处的轨道上运行,而另一颗恒星的木星大小行星在近日点比水星轨道还要近。天文学家怀疑具有两颗海王星大小行星的恒星需要消化更多岩石材料的原因是,这两颗行星能够更有效的推动物质落入恒星。
如果吞噬多岩石行星的G型恒星的化学特征是普遍一致的,“当我们发现具有相似化学特征的恒星时,我们就能总结称它们的行星系统一定与我们的不相同,很有可能缺少内部多岩石行星。”麦克说道。“当我们发现缺少这些特征的恒星时,那么它们应该是具有类似太阳系的行星系统的潜在候选者。”
斯塔森补充说道:“这项研究揭示了恒星是否会形成行星以及是如何形成行星并不是我们真正想要问的问题。真正的问题似乎是究竟有多少行星能够避免被宿主恒星吞噬的命运?”这项研究被发表在5月7日的期刊《天体物理学快报》上。

- 美最新研制太空花朵可折叠的太阳能板 2014-09-28
- 太阳粒子风暴或显著改变月球土壤性质 2014-09-28
- 远古宇宙第一代恒星痕迹大太阳数百倍 2014-09-28
- 怪异宇宙现象 恒星周围原行星盘结构 2014-09-28
- 古太阳系恐怖行星大轰炸或持续数亿年 2014-09-28
- 惊人!美国好奇号拍到UFO降落火星 2014-09-28
- 5月24日将迎全新流星雨:每小时200颗 2014-09-28
- 太阳系外部边缘可能存在着第九颗行星! 冥王星的替代者要出现了? 2017-06-24
- 模拟超大质量黑洞吸积盘 2017-02-12
- 探测器着陆地点被公布 位于彗星头部 2014-09-28
- 惊人!黑洞是如何长成10亿个太阳质量 2014-09-28
- NASA在月球发现三眼女尸 月球之上到底还可能存在哪些秘密? 2017-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