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仲与鲍叔牙,管仲改革一代功勋卓著的政治家(4)
管仲说:“不可以呀,现在百姓有困难,您应当首先想到百姓,先亲百姓,然后再考虑军备。与其重视军队,不如重视百姓。百姓安定了,军队才能可靠,您不把百姓放在首位而先加强军队,这在国外是对诸侯不亲,在国内是对百姓不亲啊!”齐桓公接受了管仲的意见。
在多次的谈话后,齐桓公觉得鲍叔牙的推荐是不错的,管仲确实是一位难得的人才,于是很信任他,把他封为上卿,尊他为“仲父”,把大权交给了他,让他来负责齐国的一切。
管仲是一个非常务实的人,他反对空谈,力求实效。在齐桓公的支持下,他放手进行改革,这改革是多方面的。首先是发展经济,要使人民富裕起来。管仲有一个明确的观点:“国多财,则远者来;地辟举,则民留处;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见《管子·牧民》)这就是说,一个国家富裕了,就能吸引远方的人才来;一个地方得到很好的开发,老百姓就能留下来;仓库里粮食充足,人们就会懂得礼节;丰衣足食了,人们就会懂得廉耻。话虽不多,但确实是唯物的。因为经济是基础,只有奠定了物质基础,才可能有社会的文明。
在这种观点指导下,管仲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一是他突破了过去重农抑商的传统观念,主张士、农、工、商这些行业都要发展,让从事这四种职业的人都能安居乐业。

管仲与鲍叔牙,管仲改革一代功勋卓著的政治家
二是“尽地利,官山海,正盐策”。这意思是要充分地利用齐国的优势。因为齐国地理位置良好,背靠大海,尽享渔盐之利。主张由国家来开发、管理矿产和海产资源,制定正确的盐业政策,实行国家专卖。这话是管仲在与齐桓公一次对话中提出的。齐桓公问管仲:“吾欲征税于房屋如何?”管仲说:“不可,那会妨碍百姓盖房的积极性。

管仲与鲍叔牙,管仲改革一代功勋卓著的政治家
”桓公又问:“那征税于树木如何?”管仲说:“不可,那会影响人们种树的积极性。”桓公又提出要征收牲畜税、人头税等,也都被管仲否定了。当齐桓公提出“财用不足若何”这一难题时,管仲坚定地告诉齐桓公说:“唯官山海为可行耳!”意思是只有由国家来开发经营自然资源才是可行的。于是在管仲的组织下,齐国设立了铁官、盐官,实行盐铁专卖的政策。这样既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又没增加百姓的负担,还能满足百姓生活的需要。

- 中国历史上的十大猛将:西楚霸王居首 2014-09-28
- 比男儿更硬气 唐朝这位公主惊艳世人 2014-11-02
- 朱元璋死前命三千嫔妃殉葬是真是假? 2014-09-29
- 陆上考古基本完工 将往深海探索! 2017-06-06
- 3500年前青铜器时代女子惊人的现代化生活 2017-06-30
- 曾在中国历史上叱咤风云的十大谋略家 2014-09-29
- 二战奇葩女间谍:看看她都干了啥? 2014-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