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威尔:美国工业革命的摇篮,美国工业革命的发源地(2)
现在的我们可能很难想象,洛威尔这座工业城市当时还是欧洲人士到访美国的必游“景点”。1834年,法国政治经济学家米歇尔·谢瓦利埃考察美国工业时,专程来到洛威尔:“(这里的)工厂耸立着高高的尖塔,像极了拥有女修道院的西班牙小城,不过不同之处在于……洛威尔的‘修女’并不侍奉圣心,而是尽纺织之事。”一位苏格兰游客称:“尼亚加拉瀑布和洛威尔是美国之行最令我难忘的地方,一个代表着美国的自然,一个代表着美国的工业。”这并不是夸张的言辞。遥想当年,人们从梅里马克河对岸凝视这座城市,只见五六层高的红砖厂房林立,在河畔绵延1000多米,机器的轰鸣,运河的奔流,一切都显得气势如虹。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城外和美国绝大部分地区一样的景致:稀疏分布的恬静农场。
随着洛威尔的扩张,起初的波塔基特运输运河的水量已经不能满足众多纺织厂对水力的迫切需求。梅里马克、韦斯顿和汉密尔顿3条新运河随后建成。时光流转到1847年,北运河的建成使得洛威尔整个运河系统能产生的水力增长了约一半,到19世纪中叶,我们今日所见的运河系统便已成型。临行前,笔者在家查看了洛威尔的卫星影像,这真可算得上一座“水城”了:大大小小的运河在城中穿行、分流、汇聚,城中的运河总长接近10千米,分一高一低两个层次,它们运送着河水,曾推动40余座大型纺织厂房的水轮机转动,为约万台织布机提供动力。

纽约公共图书馆旧照
徜徉于城中,才发现运河系统之复杂远超笔者的预期,有的河面宽达二三十米,大大小小的公路桥、便桥横跨其上,河水在许多水闸水坝的控制下,稳稳向前流动。在一些厂房前,河水猛地往建筑里涌,水面泛起一个个令人心惊的漩涡,仿佛水下潜伏着一头巨大的水怪,这其实是曾经的水轮机进水处。而在另一高大的厂房外,寒冬里的运河中向上汩汩冒着一股强劲的水流,那应该是出水的所在。这些汹涌的水流曾经带来了力量、动力和繁荣,但如今它们仅能在水道中空流,再也没有水轮机让它们去推动了。

曼哈顿大桥旧照
洛威尔国家历史公园
洛威尔纺织业的兴旺与繁荣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便急转直下,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可谓轰然倒地,在20世纪50年代末,许多纺织厂的厂房都已被废弃。幸运的是,在许多社会名士的大力奔走和呼吁下,洛威尔国家历史公园终于成立,将这段工业革命的历史以实物形式保留给我们和后人。

- 国人大惊:美国禁书竟这样描写毛泽东 2014-09-28
- 二战胜利后美军为何不烧毁靖国神社? 2014-09-28
- 轰炸东京!揭秘二战美国如何报复日本 2014-09-28
- 日本本土被美国人原子弹轰炸的内幕 2014-09-29
- 美军审讯越南女俘的骇人手段首度曝光 2014-09-29
- 比男儿更硬气 唐朝这位公主惊艳世人 2014-11-02
- 中国历史上的十大猛将:西楚霸王居首 2014-09-28
- 陆上考古基本完工 将往深海探索! 2017-06-06
- 曾在中国历史上叱咤风云的十大谋略家 2014-09-29
- 朱元璋死前命三千嫔妃殉葬是真是假? 2014-09-29
- 二战奇葩女间谍:看看她都干了啥? 2014-09-28
- 3500年前青铜器时代女子惊人的现代化生活 2017-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