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发射ExoMars火星探测器,寻找火星生命(10)
首先,根据国际深空探测的发展历程,各国一般在开展首次月球探测后的2~3年内即开展首次火星探测。我国火星探测任务的研究和论证大致与探月工程同时开展,但目前距离我国首次探月任务嫦娥一号的发射已经过去9年,我国火星探测才刚刚宣布启动实施。到2021年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发射,距离我国首次探月已经过去14年,这说明我们深空探测的决策效率有待提高。
我国火星探测任务必须坚持在较高的起点开展,才能尽量缩小与国外先进水平的差距。早期的火星探测大多从环绕探测起步,逐渐发展到环绕和着陆探测相结合,近年来已经发展到以巡视探测为主的阶段。随着我国航天技术的进步和对火星表面了解程度的加深,直接跳过单纯环绕探测阶段,将环绕探测与巡视探测相结合,是我国高起点开展火星探测的理性选择。可喜的是,根据目前公布的方案,我国首次火星任务将一次性实现“绕”、“落”、“巡”三步并作一步走,为我国火星探测后发追赶提供契机。

欧盟发射ExoMars火星探测器,寻找火星生命
其次,在火星上寻找生命存在证据最直接、最好的探测方式就是对火星表面的探测。因此通过火星大气进入、下降和着陆等一系列操作,进而接触火星表面成为实施火星探测计划最关键的挑战之一。我国嫦娥三号虽然已经成功着陆在月球表面,并实现玉兔号月球车在月表巡视,但月球没有大气,火星有大气,两者的着陆方式存在非常大的区别,着陆难度也不同。

欧盟发射ExoMars火星探测器,寻找火星生命
自19世纪60年代末期以来,人类已进行过40多次火星探测任务,虽然其中一些探测器获得了成功,但也有很多任务却没有成功,问题大多出探测任务的着陆阶段。着陆方式的选择不仅与航天技术的能力有关,也与着陆器或巡视器的质量和工作方式有关。一般而言,质量较轻的巡视器大多采用气囊缓冲方式着陆,有利于火星车顺利驶出气囊开展科学探测;质量较重的巡视器则不宜采用气囊缓冲,避免减速不足导致巡视器及其载荷受损,对这类巡视器目前最先进的方式是空中吊车着陆方式,可以最大程度减少着陆冲击,但该技术对测控、数据传输和自动控制等技术要求较高,技术难度较大。

- 太疯狂!向火星发射“导弹”寻找生命 2014-09-28
- 美航天飞机换代 发射方式如同导弹 2014-09-28
- 中国用长征火箭成功发射遥感卫星21号 2014-09-28
- 我国2016年将发射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 2014-09-28
- 欧航局2024年有望发射系外行星探测器 2014-09-28
- 5月24日将迎全新流星雨:每小时200颗 2014-09-28
- 惊人!美国好奇号拍到UFO降落火星 2014-09-28
- 惊人!黑洞是如何长成10亿个太阳质量 2014-09-28
- 太阳系外部边缘可能存在着第九颗行星! 冥王星的替代者要出现了? 2017-06-24
- NASA在月球发现三眼女尸 月球之上到底还可能存在哪些秘密? 2017-06-10
- 模拟超大质量黑洞吸积盘 2017-02-12
- 探测器着陆地点被公布 位于彗星头部 2014-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