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版绝地救援:人类已经启动火星移民计划(5)
飞天从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曾有记者问过《火星救援》的小说作者安迪·威尔,“你是不是觉得,现在的航天发展缓慢,甚至不如上世纪60年代”。安迪的回答是:“是的。空间科技研究的进展放缓,其主要原因是我们已经完成了我们给自己设定的目标,我们希望登月,我们做到了。所以接下来怎样?我们要去火星吗?OK啊,但那要花好多钱,很难证明我们要登陆火星的合理性。”
飞向火星要多少钱?美国航天局预测项目的成本在300亿美元左右。另外,还有时间,如要改变火星的温度和大气压,百年内的确可以实现。但是改造它的大气组成,就需要数百甚至上千年。在一个消费和享受的时代,人类能为这种时间和金钱的付出,找到足够的合理性和紧迫性吗?现实,总是比电影复杂。而好电影,总是会在它的图像里力求再现真实的多维度。

火星基地日常工作
在主角于火星遇到困难之后,电影没有描述一种众志成城的快速太空救援,而是将它的视角转向了美国航天局的内部分歧中。航天或许是技术含量最高的事业,但却从来就不仅仅关乎技术,科学方案、资金、公众舆论、政治等等元素林林总总交织其中,让这个系统如同人类社会的众生相:NASA主管的顾虑与保守,火星计划首席科学家的主动与执着,Ares 3号飞行指挥官的坚持与放弃,计算高手的剑走偏锋,以及营救小队全体成员为了队友而踏上未卜前路的决然。这似乎是在暗示,当前对于科技、对于航天的探索总会经受太多的争议,只有拥有坚韧的勇气,团结所有的力量,才能真正的走出下一步。

火星基地资料图
最能反映科技探索者孤独和痛苦的影像,还是在火星上苦苦求存的主角。当马特·达蒙在红色荒漠中独自苏醒时,视野所及只有噬人的荒芜与孤寂,仅有宇航服发出的警报,在无边旷野中呼起些许文明的生气。这就是宇宙和未知向人类展现的真实场景。

- 不是虚拟游戏!是用虚拟现实报道新闻 2014-09-29
- 从科幻电影中走向现实的15大惊人科技 2014-09-29
- 美梦成真!科幻变现实的十大科学技术 2014-09-29
- 现实版变形金刚:机器人自我折叠行走 2014-09-29
- 现实版变形金刚!可变幻的未来机器人 2014-09-29
- 波音公司移动激光武器令无人机胆寒 2014-09-29
- 科学界的奇葩:令人无语的科学研究 2014-09-29
- 英大学生设计最快自行车 时速145公里 2014-09-29
- 美国男子获百种蛇毒免疫力 含致命蛇 2014-09-29
- 科学家研发最黑材料 吸收所有可见光 2014-09-29
- 世界上最强的暗物质侦测器发表了成果! 2017-05-26
- 外星人入侵莫要慌 好莱坞版地球防御指南支高招 2014-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