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版视网膜上“印凶手”式技术:在死者视网膜上“印凶手”(2)
库恩拍摄的兔子视网膜图像
为了保留和固定这种光化学反应——视网膜图像,在动物死亡后必须非常迅速地取出其眼球并进行处理。库恩为获取视网膜图像而进行的实验,源自一次偶然的观察:他所在实验室里的煤气火焰形状,竟然出现在了一只实验蛙的视网膜上。为了证实自己的观察无误,也为了更好地固定视网膜图像,库恩进行了一系列动物实验,实验对象主要是兔子。
库恩对自己的一次动物实验进行了如下描述。在实验室里,一只患有白化病的兔子被蒙眼15分钟,目的是让视网膜紫质在视网膜上累积。接着,眼罩被取下,兔子被固定,面朝明亮的实验室窗户(有铁条窗格)3分钟。然后,兔子被斩首。在钠灯下,兔子的一只眼球被取出,用针固定在一只软木塞边缘。随后,软木塞被放入一间暗室。让兔子眼角膜轻抵照相机镜头。

资料图
透过镜头看去,清晰的窗格图案在兔子的巩膜上,在兔子的视神经一侧显示出来。 “我确信,这幅图像落在了兔子眼球后部视网膜上颜色较深的区域,并且很容易在合适的象限中标识它的位置。”他将兔子眼球沿中纬线切开,把兔子眼球后半部置于明矾溶液中,由此固定经过显影的视网膜紫质,之后,在光线较弱的煤气灯下检验、拍照。“我把得到的图像拿到已经变暗的日光下,拿给多个人看。很明显,兔子视网膜上有很小但又很明显的影像,它与实验室窗格图案完全匹配。这让我确信,视网膜图像肯定存在。”

资料图
库恩对自己的动物实验结果很满意,但他想进一步测试这种实验对人体来说是否可行。1880年11月16日,这个机会终于到来。当时,德国男子雷夫因为把自己两个年幼的儿子淹死在莱茵河中,而被送上断头台。雷夫的头颅落地后,左眼球被立即取出并送到位于德国海德堡大学的库恩实验室。在那里的一间有过滤窗的暗室里,库恩把这只眼球从中纬线剖开。

- 黑科技实验室正在研究的技术:角膜反射,揭示旁人 2016-05-07
- 德雷克方程揭秘:银河有多少行星适宜生命生存? 2016-05-11
- 颠覆性技术纵横谈:颠覆性理论的诞生与发展 2017-02-22
- 黑科技实验室正在研究的技术:角膜反射,揭示旁人 2016-05-07
- 美国航母战斗群刚出东海再进南海:揭秘航母的前世今生 2017-04-03
- 八百里秦川:秦朝的疆域南到哪里? 2016-05-10
- 冰雪运动的"前世今生":冰雪运动的怎么发展 2017-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