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龙灭绝之谜:揭秘恐龙灭绝的原因(5)
后来,路易斯提出用测量铱来代替测量铂,因为铱更容易被检测到。路易斯也认识进行这类测量工作的科学家,即在伯克利分校放射实验室工作的核化学家弗兰克·阿萨罗和海伦·米歇尔。
沃尔特给阿萨罗一些古比奥K-T边界的样本。9个月后,沃尔特接到了父亲打来的电话,说阿萨罗要给他们展示实验结果。他们本来以为,这些样品中会含有0.1PPb(PPb,浓度单位,10-9克/米3)的铱元素。但结果是,阿萨罗在样品中找到了3PPb的铱元素。这是他们期待值的30倍,也是其他岩层中铱元素含量的30倍。
为了防止过度猜测,弄清如此高水平的铱元素含量是古比奥四周岩石的特例还是更为普遍的现象是非常重要的。沃
尔特出发了,去寻找另一个可以采集样品的裸露的K- T边界。在丹麦哥本哈根南部一个叫史蒂文斯克林特的地方,他找到了。他察看了当地的黏土层,立刻认为当这一层黏土沉积的时候,“丹麦海底发生了一些不太愉快的事情”。这里的岩层断面几乎完全是由白垩岩构成的,充满了各种化石。但是K-T边界的那一层薄薄的黏土是黑色的,有硫黄的刺鼻气味,并且在其中只能看到鱼骨。沃尔特推测,在这一层黏土沉积的时期,海洋是缺氧的,就像一片坟场。他采集了样品,并将它们寄给了弗兰克·阿萨罗。

小行星撞击地球,对地表生态造成了毁灭性的破会,直接导致了恐龙的灭绝
测量的结果是,这层黏土中铱元素的含量是背景的160倍。
于是,沃尔特建议斯密特对他采集的黏土样品中的铱元素含量也进行测量。结果是,在西班牙采集到的黏土样品中同样出现了铱元素的峰值,在新西兰的K-T 边界采集的黏土样品也一样。这就说明,这一现象是全球性的。

恐龙资料图
在K-T边界形成的时期必定发生了非常不寻常、非常糟糕的事情。有孔虫、黏土、铱元素、恐龙灭绝,这些都是信号——但是,这些信号揭示了什么?

- 科学家称小行星撞地球并不是恐龙灭绝的原因 2016-10-17
- 生命起源之谜:生命可能产生于37亿年前 2017-01-14
- 每周工作四天真的可行吗? 2017-01-14
- 专家称:新种窃蛋龙被发现 2017-01-14
- 天朝上国之谜:天朝20个附属国如今何在 2017-01-14
- 德雷克方程揭秘:银河有多少行星适宜生命生存? 2016-05-11
- 黑科技实验室正在研究的技术:角膜反射,揭示旁人 2016-05-07
- 黑科技实验室正在研究的技术:角膜反射,揭示旁人 2016-05-07
- 美国航母战斗群刚出东海再进南海:揭秘航母的前世今生 2017-04-03
- 颠覆性技术纵横谈:颠覆性理论的诞生与发展 2017-02-22
- 八百里秦川:秦朝的疆域南到哪里? 2016-05-10
- 冰雪运动的"前世今生":冰雪运动的怎么发展 2017-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