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得广厦千万间:盘点古代中国住宅演变史(6)
导读
即使在封建社会,市场规律仍然在起作用。每个朝代在最初的时候,因为战争导致的人口减少和外流,在都城实施一定的计划经济,为官员分房、建房,甚至适当惠及普通人,都是有可能的,但是,一旦和平稳定下来,人口激...
文章:安得广厦千万间:盘点古代中国住宅演变史(6) 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如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
即使在封建社会,市场规律仍然在起作用。每个朝代在最初的时候,因为战争导致的人口减少和外流,在都城实施一定的“计划经济”,为官员分房、建房,甚至适当惠及普通人,都是有可能的,但是,一旦和平稳定下来,人口激增,必然会导致房子的流动和涨价。
即便是在繁华的唐贞观时代,农民的收入也仅够生活费用。当时,宽乡农民受田百亩,如都种粮食,一年可得粟百石左右。有田则有租,有家则有调,有身则有庸。以每家五口算,家庭成员每天食量“少壮相约,人食米二升”,或月食粟一石,全家岁食米三十六石或粟六十石,除去口粮尚余粟十五石左右,加上其他副业收入,仅可维持全家穿衣、修理和购置炊具、家具、送往迎来和养生送死等费用。唐朝后期,官僚、地主疯狂兼并小农土地,形成“富者有连阡之田,贫者无立锥之地”之势(《旧唐书·懿宗本纪》)。广大农民家庭几无可耕之田,只好沦为地主的佃户遭受盘剥,其家庭经济随时会达到崩溃边缘。穷人哪来的房子?从古到今,文献中很少记载过穷人有房子住。穷人住的都是地主的房子。就是茅草房所有权也归地主所有,甚至农民自己也是依附于地主的存在。

资料图
回到开头杜甫所提出的“安得广厦千万间”的理想,让大多数人有房子住,只有在现代意义上的城市化中才能够实现。城市化是工业革命的结果,由新型生产力推动的大量人口聚集,让住房成为集中而迫切的需求。以中国的实践来看,尽管现在很多人抱怨房价上涨过快,但是越来越多的人都拥有了住房,而且住得也越来越好,这也确是事实。

资料图

关注 UFO发现 ,权威探索揭秘,期待你的关注!
扫描二维码 或 搜索微信公众号 “ufofxwqw” 即可关注我们!
UFO、宇宙奇闻等 让你每天都能了解到全球各地的未解之谜!
↓【往下看,下一页更精彩】↓
相关阅读
- 黑科技实验室正在研究的技术:角膜反射,揭示旁人 2016-05-07
- 德雷克方程揭秘:银河有多少行星适宜生命生存? 2016-05-11
热点资讯
- 美国航母战斗群刚出东海再进南海:揭秘航母的前世今生 2017-04-03
- 颠覆性技术纵横谈:颠覆性理论的诞生与发展 2017-02-22
- 冰雪运动的"前世今生":冰雪运动的怎么发展 2017-02-22
- 黑科技实验室正在研究的技术:角膜反射,揭示旁人 2016-05-07
- 八百里秦川:秦朝的疆域南到哪里? 2016-05-10
标签
首页推荐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