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了天文学的女天文学家(2)
导读
光晕。如果她发现这类光环,就记录相应的恒星的位置,并调取同一天区数周或数月以来的玻璃底片,寻找其变化规律。 亨利埃塔斯旺利维特非常擅长这项工作。她可以用自己独特的方法系统地在成千上万的玻璃底片中连续工...
文章:改变了天文学的女天文学家(2) 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如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
光晕。如果她发现这类光环,就记录相应的恒星的位置,并调取同一天区数周或数月以来的玻璃底片,寻找其变化规律。
亨利埃塔·斯旺·利维特非常擅长这项工作。她可以用自己独特的方法系统地在成千上万的玻璃底片中连续工作几个小时。此时,她已经完全失聪。据说,皮克林会带领参观者到她工作的地方看她工作,但她因为失聪而对此一无所知。这也正好让她可以更加集中精神工作。普林斯顿大学的一位天文学家在给爱德华·皮克林的一封信中说:“利维特小姐在寻找变星这项工作中的角色无人能及。”

亨利埃塔资料图
她做这项工作大约有10年,在麦哲伦云中发现了1777颗变星。更天才的是,她发现,恒星较亮时脉冲缓慢,较暗时脉冲迅速。她认为麦哲伦云中的所有恒星与地球的距离应该大致相同,所以如果她知道脉冲率,就可以计算恒星的亮度。她在工作中注意到,小麦哲伦云中的一些变星光变周期越长,绝对星等也越高。如果她能准确地测量这种变星的亮度,就可以计算出那颗恒星或包含这些恒星的星座与我们的距离。所以,只要找到一个准确的光度,这些变星就可以作为标准烛光,测量整个星座的位置。1908年,她在哈佛大学天文观测台发表了初步研究结果。4年后,她写了一份后续文件,证实了她的发现:造父变星从明亮到暗淡的变化呈明显的周期性。

亨利埃塔资料图
在利维特之前,天文学家主要用视差来确定恒星之间的距离。使用这个方法,他们要在不同的时间,例如相隔6个月,拍摄同一恒星的图像,然后根据两次拍摄时地球所处的位置之间的距离和地球的两个位置与恒星构成的角度来计算地球与恒星的距离。这种方法在计算距地球10万光年以内的恒星的距离时是准确的。

关注 UFO发现 ,权威探索揭秘,期待你的关注!
扫描二维码 或 搜索微信公众号 “ufofxwqw” 即可关注我们!
UFO、宇宙奇闻等 让你每天都能了解到全球各地的未解之谜!
↓【往下看,下一页更精彩】↓
相关阅读
- 宇宙外面是什么:关于宇宙的九个谜团 2016-05-04
- 暗物质是什么:暗物质来了,薇拉·鲁宾走了 2017-03-15
- 德雷克方程揭秘:银河有多少行星适宜生命生存? 2016-05-11
- 黑科技实验室正在研究的技术:角膜反射,揭示旁人 2016-05-07
热点资讯
- 颠覆性技术纵横谈:颠覆性理论的诞生与发展 2017-02-22
- 冰雪运动的"前世今生":冰雪运动的怎么发展 2017-02-22
- 八百里秦川:秦朝的疆域南到哪里? 2016-05-10
- 美国航母战斗群刚出东海再进南海:揭秘航母的前世今生 2017-04-03
- 黑科技实验室正在研究的技术:角膜反射,揭示旁人 2016-05-07
标签
首页推荐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