躲开太阳≠不会中暑!8种人超危险 夜跑、通风不良要小心
受全球暖化效应影响,夏季气温越趋增高,卫生福利部统计每年的6至7月是民众因为热伤害而就医的高峰期。根据台北市政府卫生局调查,105年至108年有13人次,因热伤害至急诊就医,其中以热衰竭为主、其次为热中暑。任何人都有可能会发生热伤害,尤其高危险族群,包括婴幼童、65岁以上的长者、慢性病患、服用特定药物者、户外工作者、运动员或密闭空间工作者以及过重者(身体质量指数BMI≧24),更应避免曝晒于高温之下。
北市卫生局提醒民众,不晒太阳也会中暑。
北市卫生局表示,世界气象组织(WMO)定义,热浪标准为每日最高温超过30年的气候平均摄氏5度,且持续超过5日。我国目前无明确的热浪定义,但统计每日最高温摄氏35度以上的天数称为高温日数,台湾近年来不仅平均气温越来越高,一年之中的高温日数也越来越多,当有太平洋高压笼罩,台风靠近或因西南风引起的焚风效应,屡有高温破纪录的情形发生。
北市卫生局说明,连续高温对于户外工作者可能会造成健康或生命威胁,而老年人和患有心血管疾病的慢性病患等,对高温适应能力较差,也易引发健康冲击。于盛夏时,呼吁民众尽量避免长时间曝晒于阳光下,尽可能待在室内,并做好防晒工作,多补充水分及适度盐分摄取,以及安排适度休息,以避免中暑。
北市卫生局指出,辨识热伤害最重要是了解伤害的严重程度。若身边的人在高温环境大量流汗后未正常补充水分及电解质,此时会感到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心跳加速、呼吸浅快、虚弱无力、体温升高(一般不超过40度),甚至肌肉痉挛、抽筋等,若遇到可能热衰竭之患者,首先将患者移至通风阴凉处、移除多余衣物,再给予补充约1000c.c.水分及适量盐分,其次可使用冷水喷洒、揩拭或利用风扇帮助降温,并多休息,若症状没有改善,需立即送医。
如果发现病人体温飙高(超过39.5度)、皮肤红热,没有排汗、没有尿、少尿或血尿,脉搏快且强,呼吸急促或困难,甚至意识模糊,代表可能中暑,须立即将患者移至阴凉通风环境,让病人平躺、脚抬高,松开身上衣物并快速降低病人体温,方法包括提供风扇,将冰袋放置于病人颈部、腋下、腹部、鼠蹊部,甚至浸泡冷水,若情况未迅速好转则要尽速送医治疗,请记得热伤害急救5步骤:荫凉、脱衣、散热、喝水、并送医。
最后,北市卫生局提醒民众,不晒太阳也会中暑!例如:夜跑、穿衣过多、药物导致排汗不良、长时间处在通风不良的地方、甚至一直劳动者;此外,办公室内外温差大,上班族群平日若较少从事户外活动,一旦到了较高温环境就容易不适应而中暑。吁请大家平时养成良好的生活作息,倾听自己身体的声音增减衣服,并要有适度的休息,补充水分,让自己的生活步伐走的更远更长。

- 出租车司机在家休息却收到6元车费 警方:这是盗窃案 2020-06-07
- 男主播夜间带刀闯民宅 摇晃大门胡言乱语只为吸引粉丝 2020-06-07
- 广东女子透支信用卡后难以还款 无奈“卖肾”却损失五千元 2020-06-07
- 退役飞机巧变24小时便利店 小区业主可在机舱购物娱乐 2020-06-07
- 新加坡老太太笃信亡母托梦爱猫成痴 养流浪猫希望死后“升天” 2020-06-07
- 男子和地下恋人闹矛盾 开妻子车将情人车子从二楼撞下一楼 2020-06-07
- 男子花53万刺青全身 连生殖器眼球也都刺了 2017-09-19
- 老公救火遭烫伤却烫出「阳具」水泡 网友笑称:右手真的屌了 2017-09-20
- 最潮霹雳腰包!「老爸款」肚毛超逼真 一定要背正面才够狂 2017-09-20
- 瑞士银行马桶冲不下去 竟是79万大钞塞爆 2017-09-20
- 超拟真蟑螂咖啡拉花 网友吓:有够惊人 2017-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