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皇城下的住房“现代化”革命
民国时期短短30多年,北京的城市定位几经变迁,这对当时房地产的影响是致命的。但即便时局动荡,人心不稳,北京的房地产业仍然悄悄进行着变革,它以独特的方式进行着住房的“现代化”。
民国时的北京非常特殊。作为明清两个王朝的国都,北京在几百年间都是中国最重要的城市。清帝逊位后,北京最初是作为北洋政府的首都,到1928年,国民党北伐成功,北京改名为北平,由于国民政府的首都在南京,彼时北平在全国的地位下降了。1937年,日本全面侵华,北平被日本所侵占,一直到1945年,这8年都在日本的“管理”之下。而1945到1948年,又有3年的“北平时光”,直到和平解放。
民国时期短短30多年,政局一直动荡不安,北京的城市定位几经变迁,这对当时房地产的影响是致命的,如今任何一次房地产调控的影响,和这种时代变迁相比都不值一提。但是,即便时局如此动荡,人心不稳,北京的房地产业在这30多年内仍然悄悄进行着变革,它以独特的方式进行着住房的“现代化”。

民国时代旧照
前奏:清朝的房地产与北京的格局
1644年,清军入关,占领北京。满族统治者把汉族原住民从北京内城赶到外城去,内城全部由八旗子弟瓜分居住。这既是对征战的八旗兵的奖赏,也是出于保卫皇城和宫城的军事考虑。八旗平分了北京内城的地盘,旗人又按照官职和地位大小分配了房屋。满城王公贵族入住明代勋戚留下的宅院,其他官员则按级别享受相应的住房待遇:“一品官给房二十间,二品官给房十五间,三品官给房十二间,四品官给房十间,五品官给房七间,六品、七品官给房四间,八品官给房三间,拔什库、摆牙喇、披甲给房二间。”住这样的房子,不用交房租,也不用自费装修,一切都有朝廷安排好,拎包入住就行。

民国旧照
但是,随着社会的稳定和经济恢复发展,旗人子弟大幅增长,新增旗人就没什么房屋可以分配了,这一直是朝廷头疼的问题。朝廷想的办法是,沿着八旗居住区各自向外扩建,每旗造房二千间,总共达到一万六千间。另外,在郊区圆明园等园林的周围也兴建了一些营房,供健锐营、火器营等居住。这都是扩大供给的思路,基本奠定了民国时北京城区的住房格局,也就是现在人所谓的“老北京”。

- 鎏金舞马:秦朝时期流传下来的艺术品 2016-05-10
- 清朝末期民国时代的中国住宅改革 2016-05-17
- “民国大律师”吴凯声:中国近代法律界的泰斗 2016-05-18
- 德雷克方程揭秘:银河有多少行星适宜生命生存? 2016-05-11
- 黑科技实验室正在研究的技术:角膜反射,揭示旁人 2016-05-07
- 颠覆性技术纵横谈:颠覆性理论的诞生与发展 2017-02-22
- 八百里秦川:秦朝的疆域南到哪里? 2016-05-10
- 黑科技实验室正在研究的技术:角膜反射,揭示旁人 2016-05-07
- 冰雪运动的"前世今生":冰雪运动的怎么发展 2017-02-22
- 美国航母战斗群刚出东海再进南海:揭秘航母的前世今生 2017-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