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末期民国时代的中国住宅改革(2)
导读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兴建的家属院,很多都面临着拆迁。在重新审视这种居住方式时,人们发现了家属院的迷人之处:作为工作单位的延续,它构建了新的熟人社会。小孩子在社区奔跑,所有的邻居都认识这是谁家的孩子,这...
文章:清朝末期民国时代的中国住宅改革(2) 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如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兴建的家属院,很多都面临着拆迁。在重新审视这种居住方式时,人们发现了家属院的迷人之处:作为工作单位的延续,它构建了新的熟人社会。小孩子在社区奔跑,所有的邻居都认识这是谁家的孩子,这种“熟人社会”提供的安全感,在新的商业楼盘中很难实现。新的小区,本质上是陌生人的社会,业主实现了对房屋的商业权利,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讲,身份、职业完全不同的业主之间,人际间亲密来往的可能性也在变小。
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理解今年政府提倡的“拆除围墙、开放社区”的主张,这不仅是一个解决交通问题的方案,更是一个新的“开放”尝试。在世界范围内,有关什么样的城市才是最好的,一直是一个争论不休的问题。曾经有很多高大上的社区,最后莫名其妙地衰落了,而有些社区,却一直保持活力,这其中隐藏了什么样的秘密?一个开放的社区,是会更安全,还是更让人不安?

晚清资料图
居住,从来就不是简单的有关空间的问题。它是处理人与人关系的一种方式,它和人们的观念变革息息相关,有时候,它也是一种政治实践。从传统到现代,住房的变化是“静悄悄的革命”。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已经进入了深入的阶段,基础设施和城建所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是时候进入历史,思考一下“静悄悄的革命”了。

清末北京城,记忆生活

关注 UFO发现 ,权威探索揭秘,期待你的关注!
扫描二维码 或 搜索微信公众号 “ufofxwqw” 即可关注我们!
UFO、宇宙奇闻等 让你每天都能了解到全球各地的未解之谜!
↓【往下看,下一页更精彩】↓
相关阅读
- 民国时期,皇城下的住房“现代化”革命 2016-05-17
- “民国大律师”吴凯声:中国近代法律界的泰斗 2016-05-18
- 黑科技实验室正在研究的技术:角膜反射,揭示旁人 2016-05-07
- 德雷克方程揭秘:银河有多少行星适宜生命生存? 2016-05-11
热点资讯
- 美国航母战斗群刚出东海再进南海:揭秘航母的前世今生 2017-04-03
- 颠覆性技术纵横谈:颠覆性理论的诞生与发展 2017-02-22
- 八百里秦川:秦朝的疆域南到哪里? 2016-05-10
- 冰雪运动的"前世今生":冰雪运动的怎么发展 2017-02-22
- 黑科技实验室正在研究的技术:角膜反射,揭示旁人 2016-05-07
标签
首页推荐
随机推荐